這也迎合了互聯網快餐時代很多影迷的胃口。
《賤女孩》同樣迎合了一大較大群體觀眾的需求,反響不算很熱,但體現在票房數據方面也相當不錯。
北美上映首日,這部影片就從2840家影院當中拿下1187萬美元。
同期放映的二十世紀福克斯的航海巨制《怒海爭鋒》卻放了一個啞炮,這部好萊塢頂級商業大制作,首周末三天僅僅從3201家影院里面拿到805萬美元票房。
對于一部制片成本就接近1億2000萬美元的巨作來說,這絕對算不上一個好成績。
而且《怒海爭鋒》不是沒有任何基礎的原創電影,是根據派翠克-歐布萊恩的著名《主人與指揮官:世界的另一端》改編而來。
在一線改編電影中,這樣差的首日票房數字,已經可以將《怒海爭鋒》劃歸到失敗者的行列之中了。
如果首日票房不好,后面想要打個翻身仗,需要非常強勁的觀眾口碑作為支撐。
《怒海爭鋒》的觀眾口碑不算差,emaScore影院觀眾平均為“A”的評價,對于商業電影來說相當難得。
但有些電影,口碑不差,質量也很好,偏偏就是商業反響平平。
這樣的影片有很多,最典型的就是《肖申克的救贖》。
圍繞這部影片口碑和商業產生的紛紛擾擾,真是三天都說不清楚。
《怒海爭鋒》很不幸,也成為了這一類型,不去管對商業片影響不是特別大的爛番茄,這部片子上映一天之后,IMDB評分7.7分,emaScore影院觀眾打分平均為“A”,怎么看票房都應該有大幅度反彈。
但上映第二天,《怒海爭鋒》的票房反彈幅度不到百分之十,報收877萬美元。
羅南這個時候漸漸有所醒悟,《怒海爭鋒》遭遇困境的一個原因,可能是觀眾定位沒有做好。
這不是一部純粹的商業爆米花,也不是具有深刻現實意義的電影,說是航海題材吧,又不像《加勒比海盜》這樣生動有趣,相反還有些沉重。
對于這樣一部影片來說,投資低了拍不出效果,投資高了回收成本困難。
二十世紀福克斯似乎非常迷信羅素-克洛的號召力,但觀眾好像已經厭倦了這位奧斯卡影帝。
《賤女孩》憑借精準的觀眾定位,在上映第二天依然牢牢壓了《怒海爭鋒》一頭,當天報收1288萬美元。
所以,周末三天過去以后,《賤女孩》以3211萬美元,直接坐在了票房榜冠軍的寶座上面。
排在第二位的不是新上映的《怒海爭鋒》,上映第二周的《圣誕精靈》爆發出驚人的活力,憑借2632萬美元的票房收入,位列票房亞軍。
新開畫的《怒海爭鋒》只能排在第三位,相比于巨大的投資,首周末票房只有比較低的2451萬美元。
二十世紀福克斯并沒有就此死心,已經公開對外宣布,《怒海爭鋒》將會參加這一屆奧斯卡的爭奪。
就在周末票房統計出爐時,有一位來自華爾街的人物,悄悄找到了羅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