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南又說道:“我記得你上周剛滿二十歲吧?”
斯嘉麗-約翰遜突然說道:“謝謝你送給我的禮物,我非常喜歡那輛跑車。”
“不用客氣,應該的。”羅南又把話題轉了回來:“二十歲的年齡,對于奧斯卡來說太年輕了。自從1987年二十一歲的瑪麗-馬特林憑借《失寵于上帝的孩子》拿下奧斯卡最佳女主角之后,再也沒有一個人能在低于二十五歲的年齡獲得這一獎項。”
他著重提醒道:“別忘了,瑪麗-馬特林是一個殘疾人,這方面的先天優勢不是其他人能比的。”
能影響奧斯卡獲獎結果的因素實在是太多了。
斯嘉麗-約翰遜知道瑪麗-馬特林,奧斯卡歷史上僅有的殘疾人影后兼最年輕的影后獲得者。
也就是說,二十一歲是奧斯卡歷史上最為年輕的最佳女主角,而且是個能引起廣泛同情的殘疾人。
羅南又說道:“從那以后到現在,這期間年齡最小的奧斯卡影后是格溫妮絲-帕特洛,她二十六歲獲獎。”
斯嘉麗-約翰遜突然插話:“她引起太多爭議了。”
羅南微微聳肩:“以我們之間的關系,我也沒有必要跟你說假話。斯嘉麗,你這一屆能拿到最佳女主角提名的幾率低到可以忽略不計,就算是提名,我也只敢保證有三到四成的把握。”
雖然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是中老年男性的福音,奧斯卡最佳女主角號稱獲獎要趁早,但大多數拿到最佳女主角的演員,都在三十歲往上或者接近三十歲的年齡。
曾經,從瑪麗-馬特林之后,二十五歲以下的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有且只有牛奶大表姐一個人。
但牛奶大表姐人設賣的多成功?單論賣人設這一項,斯嘉麗-約翰遜與安妮-海瑟薇加起來,也比不上她一個。
斯嘉麗-約翰遜陷入思考當中,這種選擇不是很好做。
畢竟,每個演員都有一個影后夢,何況是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羅南沒有再多說,也不會直接干涉斯嘉麗-約翰遜的選擇,《迷失東京》必然要走獎項運作路線,無論斯嘉麗-約翰遜選擇哪一個,其實對《迷失東京》的運作都沒有太大區別。
“真的很有希望拿到最佳女配角嗎?”斯嘉麗-約翰遜問道。
羅南只能實話實說:“這一獎項是出了名的中老年安慰獎。斯嘉麗,我不想騙你,也沒有這個必要,只能說有希望,誰也無法保證獲獎。”
與其將來產生矛盾,不如把一些丑話說在前面,這種事千萬不能給人不切實際的幻想。
斯嘉麗-約翰遜就這么放棄沖擊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的機會,心中一萬個不愿意,但有可能拿到奧斯卡最佳女配角小金人,又對她是個巨大的誘惑。
不管怎么說,都是一個重量級的奧斯卡小金人。
“能……”斯嘉麗-約翰遜欲言又止,最終不好意思問道:“羅南,不能同時運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