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爾-吉布森的驚世之作《耶穌受難記》!”
類似這樣的廣告屬于常規操作、
另一方面,使館影業按照梅爾-吉布森的風格,繼續引動爭議。
影片提前兩周在紐約和洛杉磯分別舉行了提前放映會,先睹為快的觀眾離開電影院時,,可以說是爭論不斷。
有人批評《耶穌受難記》的畫面過于暴力,有人認為影片有種族主義傾向,但也有人覺得看了片子非常感動。
當出現耶穌被鞭打的畫面時,人群中不斷地傳出抽泣聲,在耶穌受難的過程中許多人也表現得非常憤怒。
當電影結尾耶穌重生時,還有人大叫“哈里路亞”,人群中爆發出陣陣掌聲。
試映剛過,不出羅南的預料,北美媒體對《耶穌受難記》展開了近乎瘋狂的“圍攻”。
《洛杉磯時報》罕見的以頭版評論警告這部電影會“挑撥觀眾”,而《紐約時報》的新聞稱其為一部具有暴力傾向的電影,并用“奇怪、野蠻、自戀”等字眼形容《耶穌受難記》。
一位名氣相當大的職業影評人杰米-博爾納,更是將這部電影形容為“惡心”、“殘忍”。
梅爾-吉布森從來都不是被人罵了還要裝成鴕鳥的那種人,作為好萊塢最著名的野人惡漢和大嘴巴之一,當然不會任由人辱罵自己的影片。
哪怕使館影業始終保持沉默,梅爾-吉布森自己也忍不住跳出來跟媒體對噴。
梅爾-吉布森在自己的奈飛分享上面如此表達他對杰米-博爾納的憤恨:“我想宰了他,把他的腸子挑出來,把他家的狗也一起宰了。”
當記者采訪時,也毫不猶豫的說道:“被人一拳打在眼上,你的自然反應是立即還擊,以眼還眼。”
因為梅爾-吉布森絕不低調的應對,《耶穌受難記》引發的爭論進一步擴大。
如果說流行樂壇新年以來最受爭議的是珍妮-杰克遜和賈斯汀-汀布萊克在超級碗上的“露胸事件”,那么在電影市場上面,這段時間備受關注的當屬梅爾-吉普森執導的這部《耶穌受難記》了。
這片子不僅僅引起猶太裔們的抗議,還因為涉及宗教問題而引發了無數基督教徒的抗議聲。
梅爾-吉布森可以說是典型的兩頭不討好。
但與抗議相對應的是,影片的市場反響已經露出了火爆的趨勢。
距離《耶穌受難記》北美首映還有一周時,北美首周末的預售就賣出了1200萬美元,這也給了發行方使館影業更多的信心。
隨著使館影業加大在幕后的推動力量,爭論的聲音越來越大。
雖然電影還沒有公映,但是逐漸引起了美國全社會的討論,很多人表示影片是對宗教的褻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