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耶穌受難記》暴漲的票房數字,梅爾-吉布森的驕傲油然而生,作為一個性格偏向于自大的人,很難不為此驕傲。
但驕傲之后,就是莫名的煩躁。
因為票房數字上漲再多,他也難以分到收益。
影片的北美票房都超過2億美元了,而他賣出這部影片,才得到多少?
四千萬美元!
只有四千萬美元而已!
刨除掉3000萬美元的成本,毛利僅僅1000萬美元。
這樣的事實,讓梅爾-吉布森想起來就煩躁,有種頭暈的感覺,影片產生的收益都被使館影業拿走了。
甘心嗎?梅爾-吉布森肯定不甘心。
不止是他,換成任何人,面對類似的情況,都會不甘。
但梅爾-吉布森也只停留在不甘心的層面上,因為與使館影業簽訂的是版權買斷合約,除去行業工會規定的那點少到可以忽略不計的導演和制片人分成以外,他不可能分享其他的收益。
然而利益動人心,何況梅爾-吉布森從某些方面來說與羅南類似,本就不是什么好人。
面對本來有可能屬于自己的商業利益,根本沒有所謂的好壞之分。
況且,這不是幾百萬美元,也不是幾千萬美元,而是上億美元的巨額收益。
自從影片上映之后,梅爾-吉布森不再參與使館影業的宣傳活動,他不是傻子,知道引發的爭議可能會燒到自身,也低調了許多,開始全力準備與華特迪士尼合作的新電影項目《啟示錄》。
迪士尼制片廠二號攝影棚,邁克爾-艾斯納站在門口附近,看著在攝影棚中仔細查看的梅爾-吉布森,對迪士尼的行政總裁庫克-迪克說道:“這個項目要重點支持。”
庫克-迪克先是應了一聲,接著提醒道:“梅爾-吉布森惹惱了一些人。”
邁克爾-艾斯納知道他說的是什么意思,隨意擺了下手:“這些不算什么,梅爾-吉布森還有價值。”
庫克-迪克說道:“幸好,這個題材不像《耶穌受難記》那么敏感。”
邁克爾-艾斯納笑了起來:“對瑪雅文化和瑪雅帝國感興趣的人也有很多。”
梅爾-吉布森的這個新項目,講述的是在瑪雅帝國即將崩潰的時候,男主角為了保護自己保護家人與瑪雅帝國的統治者進行斗爭、奮起反抗的故事。
這部片子已經確定了風格,與《耶穌受難記》一脈相承,那種原始而真實的暴力美學,已經成為了梅爾-吉布森最令人稱道的看家本領。
在歷經了《勇敢的心》和《耶穌受難記》的沉淀后,邁克爾-艾斯納相信,梅爾-吉布森對于這種動作類型電影可謂是駕馭嫻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