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的內斗愈演愈烈,環球影業頻繁易主,派拉蒙影業的制片業務出了較大問題……
羅南邊想著這些,邊思考相對論娛樂該如何利用形勢,抓住機會從六大公司這個既默契又松散的圍剿圈中突圍。
曾經那巨無霸般的華特迪士尼出現的可能性正在日漸變小,羅伯特-艾格和漫威都落到了相對論娛樂手里。
今年剩余的時間用來消化和重組漫威娛樂,發展奈飛,新的開拓計劃,最快也要等到明年。
否則,相對論娛樂內部不穩,看似寬松的資金鏈也會吃緊。
一部部大賣的電影,給相對論娛樂帶來了巨額現金流,但資金也不是無限的。
奈飛去年產生了盈利,今年碟片銷售和租賃業務發展更為迅速,但網絡分享和即將展開的流媒體業務,都是耗資大戶,奈飛在2004年能維持不產生虧損就很難得了。
羅南暫時也不會對奈飛有更多的盈利要求。
電影開始放映,看到休-杰克曼那張熟悉的面龐,羅南不再去考慮工作的事,精力放在了電影上面,就當是看場有趣的影片放松。
這是一部環球電影怪物的大合集,甚至堪稱一部怪物版本的復仇者聯盟。
范海辛、德古拉、狼人、吸血鬼新娘和科學怪人等等悉數露面,還各自有不少戲份。
如同之前那些大片一樣,這部《范海辛》主體情節與羅南曾經看過的那部沒有太多區別。
就像曾經,羅南覺得片子拍的還不錯。
羅南從純粹觀眾的角度來看,這部電影雖然談不上非常精彩,但也拍的很有趣,單以他的觀點,甚至不亞于兩部《木乃伊》。
或許兩部《木乃伊》之后,觀眾對于環球怪物電影的期待拔高了;也或許是之前沒有做任何鋪墊,直接來一部怪物大雜燴的制作方式,觀眾難以接受。
《范海辛》首映之后的反響不算多好。
對于投資如此巨大的暑期檔商業影片來說,口碑和評價都是虛的,所有的一切最終都要體現在票房上面。
北美上映首日,《范海辛》在近4000家影院當中收獲1950萬美元。
這個成績不算差,但對比影片的投資,也好不到哪里去。
到了周六,《范海辛》的票房沒有爆發,也沒有因為休息日效應帶來加成,1964萬美元的票房,已經讓環球影業的高層們感覺到了陣陣涼意。
結合影片不太出色的口碑,包括環球影業在內,其實心中已經對《范海辛》有了判斷。
周一一到,新的票房排行榜出爐,《范海辛》不出意外的登頂北美票房排行榜,北美開畫周末票房為5170萬美元。
放到中等規模投資的影片身上,5170萬美元絕對是個票房大爆的數字,但在1億6000萬美元制作成本加1億美元宣傳發行預算面前,實在是太低太低了。
而且隨著看到影片的觀眾增加,《范海辛》的口碑也爛了,從影片情節到怪物再到休-杰克曼和凱特-貝金賽爾等主要演員,都成為了觀眾和媒體口誅筆伐的對象。
尤其凱特-貝金賽爾,《范海辛》幾乎宣布,凱特-貝金賽爾從此與好萊塢一線制作緣分已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