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有一點是所有喪尸電影或者文學作品都會著重表現的——面對喪尸與末日的威脅,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甚至很多作品披著喪尸的外衣,真正的主題是人性。
喪尸作品除了自帶驚悚恐怖屬性之外,還往往帶有末日、災難等屬性,所以其中有一部分的的重點往往不是喪尸,而是出處于極端環境下的人類,他們如何抉擇,是互相依靠互相幫助,還是為了自己生存殘殺同類……
沙海娛樂已經拿到手的漫畫《行尸走肉》,堪稱這方面的代表。
二十一世紀初期的喪尸電影,依然屬于B級恐怖驚悚血腥片。
但以后,喪尸文藝片這種奇葩類型也會出現。
像喪尸愛情片之類的,也不罕見。
喪尸,也能從B級片中的小分類,漸漸成為好萊塢影視創作里面的一個大類。
曾經羅南經歷的2012年,因為某部好萊塢電影宣傳時不斷制造末日恐慌氛圍,一度引起人心惶惶的關系,很多文學作品都以2012年世界末日是喪尸爆發作為背景題材。
甚至,當時羅南身邊的有些人,還瘋狂購買囤積生活必需物資,建立自己的避難基地……
如今這個時代,電影與電影宣傳的影響力,不可謂不大。
按照《行尸走肉》這類作品的設定,如果真要出現喪尸爆發的可能,最不幸的不是變成喪尸,而是幸存下來的人類,幸存者才是真正的行尸走肉。
喪尸的浪漫在于爆頭,男人的浪漫是什么?
或許有人會回答機甲什么的。
男人的終極浪漫是電鋸啊!
那些真正彪悍的男人,從來都不用躲在鐵殼子里面,而是直接掄電鋸上去硬懟!
比如德州的電鋸猛男,比如敢鋸鬼的美國二貨艾許,比如森林里面硬撼臭狗熊的小光頭等等。
電鋸一響,血肉萬兩!
《活死人黎明》的**,無疑是幸存者們用電鋸怒懟喪尸。
那飛起的頭顱、濺射的血漿、四散的斷肢,簡直讓人血脈噴張。
還有比電鋸切割喪尸更浪漫的嗎?
影片來到結尾,女主角因為被喪尸咬傷,與幸存者們告別,選擇獨自斷后,讓其他人逃向小島,然后她站在碼頭的油桶旁邊,吸引了大部分喪尸,開槍射中油桶,爆炸的火焰沖天而起。
這是羅南要求的結尾。
既然影片第一主角是女性,既然斯嘉麗-約翰遜是女主角,結局自然要符合目前女權運動蓬勃發展的潮流。
女主角拯救世界,而不是女主角等待男人來拯救。
面對一個身材和顏值處于巔峰的女明星,男觀眾不會升起反感,兇猛是最好的說服力。
女性觀眾則對結局頻頻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