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的《螢火蟲》讓喬斯-韋登品嘗過失敗的滋味,這部14集的科幻劇反響很差,在福克斯電視臺僅僅播出了11集,就因為收視率慘不忍睹被強制停播。
但喬斯-韋登很快從失敗中走了出來,以三寸不爛之舌轉而說動了環球影業,由環球影業投資拍攝了與《螢火蟲》處于同一世界觀下的電影《沖出寧靜號》。
這部科幻電影于今年三月份上映,成績很不理想。
環球影業那邊早就有傳聞,資金投進去沒有多久,環球影業方面就后悔了,但大筆資金已經砸了進去,環球影業也只能讓影片完成。
但影片試映口碑不佳,多元素的混亂風格仿佛一鍋沒有煮好的大雜燴。
在媒體試映過后,眾多電影媒體就斷言,喬斯-韋登這部《沖出寧靜號》會遭遇商業上的失敗。
而且在環球影業的評估中,影片的全球票房加在一起,恐怕都難以及得上制片成本。
果不其然,《沖出寧靜號》上映之后,只用了七周時間就因為缺少觀眾,在北美影院中被強制下檔,最終的北美票房只有2000萬美元多一點。
海外反響更差,如今全球票房還不到三千萬美元。
環球影業的審核委員會也直呼見了鬼,怎么就同意投資了喬斯-韋登這么一個不靠譜的電影項目?
《螢火蟲》和《沖出寧靜號》的失敗,與其說是劇集和電影的失敗,不如說是小眾文化的正常市場反應。
因為這種題材太小眾了,哪怕吸引到了一批鐵桿粉絲,終歸不是大眾類型,天然的缺陷也不是單靠導演拍攝制作就能解決的。
小眾之所以小眾,就是因為受眾有限。
曾經因為《復仇者聯盟》的成功,羅南看過不少關于喬斯-韋登的分析。
很多報道中都有一致的觀點,《沖出寧靜號》的慘敗,其實讓喬斯-韋登總結吸取到了很多經驗教訓,再次拍攝多元素融合的大雜燴電影《復仇者聯盟》時,規避掉了一些坑。
從這方面來說,曾經《沖出寧靜號》的慘敗,對漫威其實有很大的貢獻,幫助喬斯-韋登取得了《復仇者聯盟》的成功。
連續失敗,讓喬斯-韋登的事業面臨著進入好萊塢后的最低谷。
羅南了解過相關的情況之后,決定與喬斯-韋登先接觸一下,叫凱文-費奇聯系了這位導演,跟他就《綠巨人》項目進行初步溝通。
因為綠巨人變身后就會失去控制的狂暴,導致影片并不好拍。
而且想要達到較為理想的效果,這類的超級英雄電影投資肯定小不了。
如今,這一系列倒是沒有了環球影業的掣肘,但如何才能避免遭遇李安的失敗,也需要好好規劃。
喬斯-韋登那邊的反應到是很積極,這位本就是商業類型,對于科幻和超級英雄題材也非常感興趣。
凱文-費奇還在與他溝通,具體還要等雙方有過詳細了解之后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