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動畫電影所能帶來的收入,比真人電影強悍多了。
今年上半年,即使沒有電影上映,夢工廠動畫工作室在《怪物史萊克》和《鯊魚幫》兩個項目上的營收就高達2億4710萬美元。
使館影業是發行商,對這方面的數據相當了解。
這些收入,全部來自于線下運作和相關的商業版權授權。
正是因為如此,斯皮爾伯格和杰瑞弗-卡森伯格也一再向羅南表達想要夢工廠動畫工作室回家。
比起曾經的夢工廠動畫工作室,在發行渠道上面和公司平臺上面,杰瑞弗-卡森伯格更加具有優勢。
曾經的夢工廠動畫工作室一直在單打獨斗――它是一個內容制造商,收入來源大部分來自于電影票房本身,不像那時被迪士尼收購后的皮克斯有穩定的發行和衍生品銷售渠道。
所以,杰瑞弗-卡森伯格一直在尋求外部合作,夢工廠動畫工作室有著優質的內容資源,也需要一個更大的公司確保以后的發展空間。
那時的杰瑞弗-卡森伯格,這條路卻一直走得不順。
夢工廠動畫工作室數次更換發行商,杰瑞弗-卡森伯格更是一度想要賣掉工作室,類似于孩之寶要收購夢工廠動畫了,孩之寶又不收購夢工廠動畫的傳聞經常出現。
先是孩之寶,后來又是島國的軟銀,但這些收購全都失敗了。
出售夢工廠動畫工作室,曾經的杰瑞弗-卡森伯格與多家公司談了近十年,最后才加入環球影業。
其中的原因?
曾經的羅南也不了解,但羅南如今與杰瑞弗-卡森伯格交往多年,通過卡森伯格這個人,多少都猜到一些。
卡森伯格并不好說話,對夢工廠動畫工作室有著無比強烈的控制欲,即便將控股權賣給其他公司,他本人依然要掌控夢工廠動畫,仍舊是工作室說一不二的老大。
估計這方面與收購方會產生較大的沖突。
再就是,外來者實地考察過后,會發現好萊塢對新加入者極其不友好。
有一件事是公認的,好萊塢有投資價值,但新進入者機會不是很多。
相對論娛樂能做大,有一件事不容忽視,羅南和初期的沙海娛樂,無論從哪方面衡量,都是好萊塢的“自己人”。
好萊塢是大公司的體制,發行公司處于食物鏈的最上端,后來者即便加入,只是發行渠道一項就會被牢牢卡住。
相對論娛樂放手,夢工廠動畫工作室回家了,羅南想著杰瑞弗-卡森伯格和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曾經的夢工廠三巨頭,在矛盾重重和一系列的權力斗爭之后,隨著大衛-格芬的退出,變成兩巨頭的格局。
斯皮爾伯格想要的是一個產業鏈完整,擁有強大實力,又受他控制的夢工廠。
但夢工廠內部很復雜,股權結構就決定了這一點。
卡森伯格曾經被迪士尼的掌控者逼走,很難受制于人。
不知道兩個和尚能夠挑水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