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媒體的描述里面,烏維-鮑爾自然是個惡人,超級爛導演。
但在互聯網上,支持烏維-鮑爾的大有人在。
時代不同了,電影觀眾也不同了,爛片導演能吸引到一堆鐵粉,也漸漸不再是稀奇事。
再過個幾年,類似這種情況,就會越來越普遍。
甚至很多導演不管片子拍的有多爛,都會贏得粉絲的齊聲叫好。
這些情況,正在烏維-鮑爾身上慢慢顯現。
羅南再次回到德國,柏林這邊,很多電影公司與金融機構,已經組成了正式的利益聯合體,以應對可能出現的行業危機。
不過,羅南沒有必要參與其中。
說到底,他終歸是個外來戶,與德國電影產業更多的是商業合作關系。
即便德國政府真的取消退稅優惠,相對論娛樂也有其他市場可以進行運作。
保加利亞也是個相當不錯的替代人選。
羅南在柏林的最后一天,托尼-科赫與柏林赫塔的股東們正式達成協議,全面收購柏林赫塔。
這支柏林的德甲球隊,將會按照計劃逐步朝球員黑店的方向轉變。
托尼-科赫早就做足了準備,比如他所說的運作東歐球員來到德國踢球。
他給羅南看了一份名單,其中有冬季轉會的目標人選,大部分都是二十歲左右乃至更年輕的球員。
羅南還看到了一個很熟悉的名字,以18歲年齡當選過波黑超級聯賽足球先生,目前在克羅地亞薩格勒布迪那摩效力,剛滿二十歲的盧卡-莫德里奇。
名單附錄的資料上面有球員的照片,羅南看著那張年輕的面孔,確實沒有認錯人。
當然,現在的莫德里奇太年輕了,如果托尼-科赫能擼來柏林赫塔,也等于進入了曼聯的視線。
要是托尼-科赫沒有辦法,那就讓曼聯去買人,回頭再租借出去練級。
吉格斯雖然轉型很成功,但畢竟老了。
斯科爾斯也不再年輕,這兩年頻繁傷病。
這也算提前為兩人找個替代人選。
托尼-科赫收購柏林赫塔之后,羅南沒有再在德國和歐洲停留,直接返回了北美,特地在紐約停留了一天。
馬丁-斯科塞斯正帶領著《無間行者》劇組在紐約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