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這片子也容易引起爭議,因為在西方的主流觀點里面,施陶芬貝格刺殺希特勒的行動,是一場典型的“狗咬狗”。
英國大胖子丘吉爾甚至不止一次公開宣揚過這種觀點。
《行動目標希特勒》的劇本,被羅南放入了直接否定的行列當中。
下一份郵件來自《活死人黎明》和《斯巴達三百勇士》的攝影指導馬修-萊昂內蒂,除了信件回復之外,同樣附有劇本。
羅南看了眼劇本附件的名字,就知道是那種題材了——《喪尸樂園》。
看名字就不是《活死人黎明》這種仇大苦深的類型,有可能走的是《僵尸肖恩》這種典型的喪尸喜劇路線。
劇本的背景故事設定,與絕大多數喪尸片幾乎如出一轍。
在全美范圍內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病毒,只要人類感染上這種病毒就會變成喪尸,隨后喪尸就變成了病毒的攜帶者,繼續肆虐的感染不知真相的人類。
不同的是,男主角出場時就已經是世界末日了,全世界沒剩下多少幸存者。
當然,這不是掛羊頭賣狗肉的《行尸走肉》,影片中的反派就是喪尸。
關于男主角的設定,也比較有新意,男主角不是大殺四方的類型,而是一個膽小如鼠的人,并且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末世生存法則。
比如“補射一槍”來確保喪尸死透,“上車檢查后座”來確保不會被喪尸偷襲。
正是這套法則讓男主角能夠在危機四伏的末日世界中生存下來。
劇本設置了四個主角,除了膽小如鼠的男主角之外,還有強悍到說干就干的男二號,以及一對騙子姐妹花。
沒有復雜的人性斗爭,更沒有來回墨跡的心理掙扎,在這個廖無人煙、滿是喪尸的世界里,他們只能相依為命。
看到劇本后面,羅南甚至有種想笑的感覺。
因為整個劇本太不喪尸電影了。
沒有生死別離,沒有血肉橫飛,喪尸和游樂場融為一體,幾位主角像是在玩一場冒險游戲,輕松又刺激,而且還非常歡樂。
再加上許多含蓄自然,又冷不丁讓人笑到尿崩的段子,有些隱隱能見到《僵尸肖恩》美國化之后的影子。
劇本相當有趣。
更重要的是,男主角的生存法則,四個主角的設定,尤其是騙子姐妹花,都喚起了羅南的記憶。
這片子他看過!
沒記錯的話,男主角是《社交網絡》里面出演扎克伯格的那個,男二號是伍迪-哈里森,女一號是當時還沒有出演格溫-史黛西的艾瑪-斯通,也就是太平洋對岸俗稱的“石頭姐”。
女二號是個不起眼的小屁孩,羅南就不記得了。
貌似后來還拍了第二部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