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在葛底斯堡發表解放黑奴演說的時候,他已經深知這一點的重要性:他獲悉過去的威脅已經回來了,威脅要將分裂的國家弄得支離破碎。他必須啟程深入敵后,面對比南部聯邦軍隊更可怕的對手——喪尸!
這就是本林肯砍喪尸的書。
然后羅南又看《吸血鬼獵人林肯》,看過內容簡介之后,思索了好一陣,應該是看過相關的電影。
巨斧-林肯是個吸血鬼獵人,發現南方各州的奴隸主們實際上是群吸血鬼,盡管一個又一個南方吸血鬼倒在了他的巨斧之下,個人力量卻無法對抗如此多的奴隸主,于是林肯毅然決然的走上了從政的道路,帶領北方打敗了南方的吸血鬼。
羅南讓康妮送來看了看,林肯大斧頭砍吸血鬼的違和感簡直爆表!
果然是林肯會武術,奴隸主也擋不住!
看著,羅南忽然想到一個問題,難道這本作者看過“落櫻神斧華盛頓”?
難道說白屋子里面的那位,用大斧頭是基本技能?
兇殘的總統閣下的大斧已經饑渴難耐了!
羅南放下,開始思考改編電影的可行性。
首先,這是好萊塢,惡搞過往偉大的總統,而且正面性質的惡搞,完全沒有問題。
其次,這種惡搞帶來的反差與維和感,可能會成為影片的賣點。
還有,既然是惡搞類型的片子,必然要歸屬到邪典類型里面,受眾也不可能太廣,所以必須要控制投資規模,最好按照B級片的預算拍攝制作,否則可能會虧損。
最后,需要找個合適的導演。
邪典類型的片子,導演的風格對影片的影響極其深刻,合適的導演是關鍵。
羅南想了想,大致有了個選擇。
不止是《吸血鬼獵人林肯》,《林肯大戰喪尸》也可以改編。
但這種喪尸片,投資肯定要壓到更低。
羅南又瀏覽過其他,沒有再發現感興趣的類型,目光轉移到了政治紀實類文學作品名錄上面。
比起紛亂的傳記和各種魔改的,這類政治紀實文學相對更嚴肅寫實一些。
起碼不會不著邊際的胡編亂造,即便是虛構,也會讓人看起來像那么回事。
羅南看了幾份之后,目光停留在了《對手團隊:亞伯拉罕-林肯的政治天才》這部歷史政治紀實作品上面。
這本書的作者是多麗斯-古德溫,曾經獲得過普利策獎。
具體內容,大體上一句話就能概括:內戰勝利在即時,林肯推動憲法第13修正案通過時前后發生的一系列政治事件。
這條修正案就是關于黑人的。
羅南很快確定,這就是那部《林肯》電影的原著!
如今黑人平權運動開展的如火如荼,這樣一部電影拍攝出來,完全符合社會潮流大勢!
看完所有名錄和內容簡介之后,羅南立即通知康妮,讓羅伯特-李去購入《林肯大戰喪尸》、《吸血鬼獵人林肯》和《對手團隊:亞伯拉罕-林肯的政治天才》三部文學作品的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