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上映之前,《宿醉》也有過內部試映,可能本身就沒制作過多少喜劇電影,相對論娛樂內部反響平平,這種典型的屎尿屁喜劇,很難贏得人的真正認同,即便同樣在商業電影圈子里,屎尿屁也被認為是格調最低的那種,甚至比不上血腥恐怖片。
因為羅南操縱了劇本的關系,這部影片與曾經的主線劇情基本一樣。
這是一部群戲,主角團的新郎再過幾天即將步入教堂,和心愛的女人結婚,聽到這個好消息,他的幾個死黨都由衷的替他高興,并決定要給他開一個婚前的單身派對,于是五個人一起自駕游到了賭城拉斯維加斯,他們要在這里一起度過一個瘋狂、迷亂的告別單身狂歡夜。
在酒精的刺激下,五個人昏昏沉沉的睡去了,而醒來之后,他們對昨晚發生的一切完全沒有印象。
這也沒什么,但最麻煩的問題來了,房間里只剩下四個人,而這場派對的主角:新郎道格卻不見了!更奇怪的是,浴室里居然有一只老虎,而且衣櫥里還有一個看起來不到一歲的嬰兒!
面對如此混亂的局面,另外四人徹底束手無策,但他們知道時間不多了,必須得弄清楚昨晚都干了些什么,而且婚禮即將舉行,他們必須在兩天內找到道格,否則更大的麻煩就要來了。
于是他們開始誤打誤撞的到處尋找昨晚的真相,只是隨著事情的發展,他們面對的棘手事也越來越多……
這部影片做的最為成功的地方,就是成功的將懸疑元素充分融合到了屎尿屁的喜劇氛圍當中。
懸念是電影中所有敘事最重要的元素之一,能使接受者因好奇、焦慮、不安或同情而產生對敘事的以后部分的期待心,當觀眾看到一個撲朔迷離的事件,或者發現了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時,他們會自然的產生“解謎”的**。
這部影片在使館影業的運作下,大規模登陸北美近3400家影院,出乎所有人預料的是,公映后影片的口碑與相對論娛樂內部試映時截然不同,除了少數媒體給予差評外,大部分媒體都給了影片好評。
“《宿醉》主題思想上濃縮了心理分析學的潛意識內容,并表現出現代人由于精神壓抑而尋求刺激、狂歡的傾向。在創作技巧上,電影采用了平民視角、將懸念運用到極致,真實的記錄了生活中的語言,給觀眾帶來了視覺和心理上愉悅的享受。”
某位媒體記者的評論,看上去非常有道理。
好萊塢每年總有一些電影是公映之前完全不被各方看好,甚至試映時被媒體和影評人口誅筆伐,但上映之后卻能取得非常意外的票房。
《宿醉》無疑成為了其中的一員。
首周末三天過后,這部影片在3360家影院開映,周五首日票房竟然就達到1754萬美元,首周末三天北美票房相加高達4788萬美元,平均單館票房超過14000美元,對于制作成本只有2500萬美元左右的本片來說,票房簡直是好到飛起。
更為驚人的是,emaScore給出了一個極為大膽的預測,他們認為《宿醉》的最終北美票房會超過2億5000萬美元大關!
要知道,這部影片將宣發成本算上,總投資也不過5000萬美元。
“一部令人驚喜的電影”、“毫無新意的劇情與令人捧腹的對白”、“整個人陶醉在電影里難以自拔,各個橋段不斷輪替在腦海”、“影片本身著實搞笑,不刻意做作,沒無病呻吟,而是它的表現也讓人驚喜”、“真是極大的滿意!”……雖然媒體評價普遍保守,但觀眾給出的爆棚口碑已經說明了這部R級喜劇的必看之處。
圣誕節來臨之前,羅南離開了洛杉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