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般的影片來說,這一單日票房收入并不低,但對僅僅制片成本就高達2億美元的《綠燈俠》來說,比預期低了不少。
華納兄弟和DC漫畫對于影片商業預期一直比較樂觀,認為《綠燈俠》的首周票房即便比不上《鋼鐵俠》,相差也不會太大。
好萊塢歷史上,有不少影片開畫票房成績一般,后面卻憑借觀眾的認可成功逆襲。
作為整個系列的第一部,《綠燈俠》嚴格說起來也算缺乏足夠的觀眾基礎,北美首日票房不夠理想,似乎也不算大事,后面也有可能逆襲成功。
但比首日票房低于預期更要命的是觀眾的不認可!
雖然特效很出色,甚至可以說是目前好萊塢一流當中拔尖的存在,但一掛的主打綠色的特效,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像無邊無際的茫茫雪原,看多了也自然而然會生出單調的感覺。
影片的大反派視差怪更是糟糕到不能再糟糕的選擇,如果說漫威的反派扁平化,視差怪單調的就像是一條線。
烏壓壓的一團云,這是什么?更像是一坨特大號的粑粑。
這樣的反派,怎么可能給觀眾留下印象?
至于故事情節,如果說《鋼鐵俠2》的故事一團糟的話,《綠燈俠》的故事那就是超級爛。
北美上映僅僅一天,《綠燈俠》的觀眾口碑就崩了,IMDB上萬名觀眾平均打分5.6分,CinemaScore影院觀眾現場評分B。
觀眾口碑很不理想。
如果觀眾口碑不好,其他方面口碑出色,影片也有其他的運作空間。
問題是,其他方面的口碑更差,爛番茄新鮮度只有百分之二十六,媒體綜合評分32分。
爛片大爆的奇跡,并沒有發生在《綠燈俠》身上。
北美首周末三天,《綠燈俠》在4100多家影院里面,進賬4826萬美元,雖然讓《鋼鐵俠2》沒有成功實現北美三連冠,但這一數字遠遠低于華納兄弟和DC漫畫的預期。
《鋼鐵俠2》在北美票房排行榜上退到了第二位,但3358萬美元的票房收入,讓影片的北美票房無限接近了3億美元。
《綠燈俠》口碑失敗,開畫票房失利,但凡有點理智的人都很清楚,未來不可能翻盤。
隨著影片的放映,觀眾口碑在進一步快速下滑。
“讓人昏昏欲睡的片子。”
“弱智的情節,狗血的制作。”
“真的是一點亮點都沒有。”
“跟《綠燈俠》比起來,隔壁的《鋼鐵俠2》真的是有良心的好電影。”
其實一些影迷的觀點比較有代表性:特效有一定觀賞性,其他方面就別提了。
非常明顯,哈爾-喬丹的綠色特效緊身衣,并沒有征服觀眾和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