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西卡-菲爾頓問道:“怎么了?你眼神有點怪。”
羅南一本正經的說道:“杰西,遇到你是我的幸運。”
杰西卡-菲爾頓綻放出燦爛的笑容:“也是我的幸運。”她挽緊羅南:“走吧。”
進入放映廳,沒有等待太長時間,《阿發達》的首映放映就拉開了大幕。
這部影片除了細微處的變化,大致上與羅南曾經看過的那一部沒有太多區別,影片絕對是電影技術上的一次巨大突破,故事和劇情依然單薄,更讓羅南這樣比較喜歡人類本身的人感覺無奈。
不管詹姆斯-卡梅隆為納美人賦予了什么意義,在羅南這樣的人心中,做人比做其他亂七八糟的什么東西好太多了。
柱子哥那樣的機器奸能夠接受,畢竟是投靠的是人類。
但人奸什么的,實在叫人無語。
至于影片的畫面和技術,那完全不是文字可以形容的,就算是堆砌出厚厚的華麗辭藻,也不足以形容影片所展現出的潘多拉星球。
話說回來,觀看影片時,很少有人希望主角掛掉,畢竟那是自己的代入所在,但羅南哪怕是看過樣片,坐著這里看著那位男主角的時候,依然迫切的希望他被人類的機甲干掉。
劇情上,《阿凡達》可以說毫無想象力可言。
用曾經的一些觀點來說,貫徹始終的愛情戲是《阿凡達》最沒腦子的部分,具體情節推進中,融合包括英雄與美女、弓箭與大炮等典型元素,從邂逅、誤會、家族反對到消除誤解,帥哥因美女的愛而反戈起義的起承轉合老套路;正義戰勝邪惡,壞人死得難看,好人笑到最后,愛情天長地久……好萊塢的惡俗元素一樣都不少。
《阿凡達》的故事模式,無疑是太過老套了。
詹姆斯-卡梅隆的精力,明顯全都放在了視覺特效上面。
這位當過卡車司機的大導演,證明了他“世界之王”的外號不是浪得虛名,作為視覺特效技術大軍、生物設計大軍、動作捕捉大軍、替身演員大軍、舞蹈演員大軍、演員大軍、音樂和音響大軍的總統帥,他用讓人目瞪口呆的方式把科幻片帶進了新時代。
首映放映結束之后,參與了首映式的好萊塢導演們,紛紛通過奈飛分享表達了對于《阿凡達》的觀感。
“電影有了新的游戲規則,《阿凡達》就是未來!”——喬恩-費儒
“可以用‘《阿凡達》之前’和‘《阿凡達》之后’來劃分電影史了。”——史蒂文-索德伯格
“這是一種‘知覺的’電影,能讓你的影片看起來與眾不同,我也應該開始研究3D電影了。”——雷德利-斯科特
“第一個有聲電影的觀眾會被聲音震驚,第一個彩色電影的觀眾會被色彩震驚,《阿凡達》做到了同樣的事情。”——喬治-盧卡斯
“電影史上的文藝復興。”——呂克-貝松
對于羅南和相對論娛樂來說,《阿凡達》不是一部電影,而是一座金礦,值得深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