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紀念品和小禮物,只是相對論娛樂為《盜夢空間》所作的龐大病毒營銷計劃中的一個環節。
開通《盜夢空間》官方網站的時候,絕大多數人都對網站上那個旋轉的陀螺一頭霧水——這部影片是關于什么的?陀螺和劇情又有何關聯?片名《盜夢空間》是什么意思?
使館影業的營銷人員沒有像其他影片那樣早早的兜出底牌,而是不斷投放出線索,讓公眾對影片有所了解,但又冒出更多問號,以此挑逗著影迷們的好奇心,讓他們口口相傳,持續關注本片。
T恤正面印制的是片中核心道具——可以讓使用者進入他人夢境的“夢境機”,而背面的二維碼則暗含一個網址,也就是《盜夢空間》的病毒網站。
影片的病毒宣傳要掌握好平衡,既不能捂著也不能毫無保留,也就是既要觀眾提前熟悉影片,也要讓他們在觀看影片的時候仍然有新鮮感。
這話說來容易做起來難,很多影片宣傳的時候都沒有把握好這個度,結果導致觀眾還沒看就已經對影片了如指掌,失去了觀影的興奮勁。
因此,使館影業的營銷團隊沒有從劇情入手,而是從片中的核心創意“夢境機技術”、“意識犯罪”等幾個點來展開,強調了“你的大腦就是犯罪現場”、“夢境也是真實的”等宣傳口號。
這樣,觀眾在觀影之前就對影片的關鍵設定有了初步了解,觀影時會輕松不少。
無法被觀眾理解的電影必然不能大賣,這是電影市場最基礎的規律之一。
病毒營銷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引起別人的興趣,沒有興趣再多的手段也是浪費。
另一方面,湯姆-克魯斯和克里斯托弗-諾蘭的奈飛分享賬號也加入到了宣傳行列當中,從影片進入拍攝階段開始,網站首頁上就出現了一個旋轉的陀螺,讓影迷知道這是他們的新片,然后一層一層往里面加東西,等最后一天的時候,陀螺就倒下了。
病毒營銷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弄得好它往往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但一部影片的商業成敗,倒并不完全取決于病毒營銷的成敗。
這是很有意思的宣傳方式,但影片本身不行的話,誰會在乎你網上搞什么鬼。
如果影片質量不過硬,無法得到大多數觀眾的認同,在影片上映后,病毒營銷帶來的將是反面的效果,負面口碑會以閃電般的速度在網絡上流傳。
像《盜夢空間》這樣相對復雜的電影,想要如同《變形金剛》般大賣,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必須要在宣傳方面多下功夫。
鑒于影片本身的質量,以及克里斯托弗-諾蘭通過《黑暗騎士》在影迷、媒體和影評人中積攢的良好口碑,在進入到十月份之前,使館影業在洛杉磯、紐約、舊金山和波士頓分別舉行了兩場影迷與媒體試映會,他們對影片本身有足夠的信心,明顯是想要以先期口碑拉動正式上映后的票房。
甚至,影片一度還打出了“只有聰明人才能看懂的電影”的口號。
這個世界,沒幾個人會承認自己是笨蛋。
無論是專業媒體還是普通觀眾都毫不吝惜其贊美之詞,給出一致好評,很多媒體認為《盜夢空間》極有可能復制當年《黑暗騎士》強勢沖頂的勁頭,創造再次大賣的奇跡。
不可思議、杰作、完美、奇跡、潛意識、弗洛伊德、榮格學說、動作精彩、情感沖擊……這些詞匯都在參與試鏡的媒體和影迷中頻繁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