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娘子平時做拿手菜都防著梁堇,做大菜更是如此。
把她使喚出去洗菜,或者去外面買東西。
這選灶房娘子,首先這人要會做菜,其次是要會做端的上臺面的大菜,例如,羊四件,火腿煨肉,燒鵝,干蒸鴨,蒸素雞,螃蟹清燉,假黿魚。
這幾個菜聽著名字尋常,其實并不好做,很考驗廚娘的廚藝。
單拿出一個羊四件來說,梁堇也就只見過胡娘子做過一次,那還是府里的三郎君娶妻的時候。
羊四件,其實是四道羊身上不同部位的菜肴,一道是清蒸羊腿,需要提前一天取鮮嫩的羊小腿,先腌制,再用梅子酒涂滿,蒸一個時辰,把羊腿劃開,再加入炒鱔絲,繼續蒸半個時辰。
還有一道是炙羊肉,市井里的尋常人家都會做,但想把炙羊肉做的好,也就大酒樓里的廚子了。
這炙羊肉,要用羊里脊,緊挨著骨頭地方,一頭羊,也就有兩小條這樣的肉。
這吳府還沒有靡費到那種地步,胡娘子那次做,也用了羊其他部位的肉來充數。
要知道,北宋羊貴豬賤,羊肉在牲畜中是最貴的,一斤羊肉高達一百五十多文錢。
辦喜宴,吳府僅買了三頭羊,就用掉了四十五貫錢。
胡娘子雖做了羊四件,但羊四件中的第三道菜并沒有做煨羊舌。
這煨羊舌,需要把羊舌上面的皮給去了,膜給撕了,切成一片一片的,用老母雞湯來煨,里面放上筍丁,菇丁。
煨好后,放在壇子里,用黃泥封口,存放兩三個月,味道最好,吃的時候,上鍋蒸一下就能吃。
這最后一道就是燒羊肉,有的清燒,有的醬燒,各不相同。
胡娘子跟著汴梁那邊的灶房娘子學過幾年,所以這些菜都會做。
她沒有嫁人,身上的這身手藝將來都是要傳給親侄女紅果的。
旁人,她是一概不教的,甚至各種防著。
其實梁堇也能理解,即使給胡娘子銀錢,胡娘子也不會教她。
要是這些大菜不會做,到時候選陪房的時候,就沒有什么優勢,這也是梁堇發愁的地方。
“胡娘子,菜里給放些葷油吧。”
蔡婆子穿著個舊褙子,弓著腰,伸著頭,往鍋里瞅了一眼,見又是一鍋水煮菘菜,還沒吃,嘴里都已經泛起了酸水。
大廚房的伙食變的差了,但人蔡婆子頓頓都不落,甚至每次搶菜的時候,搶的最厲害的那個就是她。
蔡婆子手里有銀錢,但很少出去買著吃,除非實在饞了,使喚丫頭小紅去市井賣熟肉的腳店,給她買兩斤豬耳朵來。
一天捏著吃幾片,再喝上兩盅小酒,日子美得很。
胡娘子皮笑肉不笑的斜了她一眼,
“想吃油
找柳娘子說去啊,讓她給我油錢,我就與你們買油吃去。”
蔡婆子頓時不吭聲了,訕訕的把頭縮了回去,臨走的時候忍不住了,嘴里小聲嚷嚷著,
“我哪有那本事”
胡娘子聽見了沒搭理她。
府里不僅是下人們吃的差,就連送到各房的伙食,也基本上不見什么葷腥了。
還記得剛開始的時候,各房的桌子上還能見個肉菜,這才多少天,連個肉菜都不見了,哪怕是幾個肉片。
下人們肚子里沒有油水了,犯饞,主子們也是。
這不,吳老太的小兒子嫌棄大廚房送的飯菜沒有肉,就來吳老太太和吳老太爺屋里蹭吃的了。
吳老太和吳老太爺在伙食上沒有那么多的規矩,這是柳氏定的。
所以每頓飯,都能有兩個肉菜吃。
小兒子吳三郎在老太太屋里吃了兩頓,老太太見兒子專挑肉菜吃,把一盤葫蘆炒肉絲,菠菜燉肉沫,吃的干干凈凈,可把老太太給心疼壞了。
她的三郎什么時候這樣饞過肉,便讓他晚食還來她屋里用。
剛剛使喚身邊的婆子來廚房,讓王管事晚食多給她屋里添個黃芽菜炒雞,還有一個糟醋魚。
王管事著實為難,平時給老太太和老太爺屋里做兩個肉菜,已經夠為難她的了。
每次都是把那肉絲切的細細的,往里面放點,算是個肉菜。
可這老太太突然要吃雞,又要吃魚的,又沒有給她另外的錢,她思來想去,只好去找柳氏拿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