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梁堇她們這些個陪房,往江家大灶房去用早食,她在大灶房里看到了喜船上的江灶娘,不對,應當是小江灶娘,她上頭還有個灶房大管事的姐姐。
南邊的灶房和北邊的灶房,差別不大,因江家西院里各處的女使,媽媽,哥兒都在大灶房用飯,故而人擠人。
這些人里頭,有大娘子李氏帶過來的陪房,張氏的陪房,楊氏的陪房,其中楊氏的陪房,有三十人之多。
梁堇她們是新來的,三郎君的奶娘孟媽媽,把她們往里面帶,說道“你們剛來,咱家里的規矩多,等吃罷飯,我與你們慢慢說。
這吃飯也有規矩,娘子和郎君們要初一十五,在大娘子房中用飯,余下日子,可使丫頭來大灶房提了飯在自個房里用。
像大丫頭,媽媽,也有規矩,咱西院,除了大娘子房中能有四位大丫頭,兩位媽媽用一等菜食,像張娘子,楊娘子,她們房中只能有兩位大丫頭,一位媽媽用這等菜食。
咱家主子們用的飯菜,是一等,大丫頭和管事媽媽用的是一等,剩下的人都吃灶上的大鍋飯菜。
這吃灶上的大鍋飯菜,也不能亂爭亂搶,咱家里人多,娘子們又帶了恁多陪房來,每日到了用飯的時辰,大娘子那的人先用,然后再是張娘子那的人,隨后再是楊娘子和咱娘子的人。”
梁堇聽了,不由得咋舌,這江家真是規矩重,她隨賴媳婦,孫婆子她們跟在孟奶媽身后,觀灶房里用飯的人,腰上都綁著不同顏色的大汗巾,想必這大汗巾是按院子分的。
“這個時辰,原不是你們能來吃飯的時辰,可家里又有規矩,凡是新來的娘子帶過來的人,前三日,能不守家里的規矩,早些用飯。”
“江管事,這些人是吳娘子的陪房,勞你多照顧。”
江管事聞言,把梁堇等人都打量了一番,道“到了咱家,就是咱自個家里人,孟媽媽放心。”
她說罷話,梁堇她們與她道萬福,算是見了禮,江管事道“杭州物什不賤,你們日后若是缺什麼,少什麼,別去外頭買,只管來我家借,我家住在后頭,蒙大娘子看重,教我搬到了外頭住,等改日得閑,請你們去我家認認門。
你們要是遇到什麼難事,也只管來尋我。”
這江管事和她妹妹長的不像,她妹妹生的方臉,她是長臉,長臉掃帚眉,五十余歲的年紀,一副精明又持重的相兒。
這才一月,她穿著湖綠卷草紋的長褙子,里面沒有穿夾襖,頭發梳成了低髻,上面只插了一把銀葫蘆梳兒,耳垂上串了素銀細環,瞧著儉樸,但沒人敢輕瞧了她去。
梁堇她們又謝了她。
“聽說吳娘子的陪房中有一位灶娘,不知是哪位”
聞言,梁堇打孫婆子她們中間走了出來,一面與她道萬福,一面道“見過江管事。”
江管事端詳片刻,道“吳娘子的灶娘,竟年紀恁小,你多大了,喚個什麼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