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還真的交出了江年和江頌安的籍書。
元瑤接過來的時候心口的那大山才終于落了下去,她倒也痛快,當即就給了錢,這事由吳氏和里正做中間門人,兩邊都按了手印,將來也沒有扯皮的可能性了。
對這個結果,元瑤是很滿意的。豆嬸和劉婆子知道之后也夸贊她做的漂亮,現在江頌安真正的籍書到手,元瑤又在盤算著干脆一起多收幾畝田這樣一起趁著這次分到手,他們也算有田產了
江頌安于是馬上就去找了里正,當然,這次趙里正屬實也是幫了他們家不少忙,元瑤不是一個不懂知恩圖報的人,等事情全部塵埃落定,她肯定是要好好謝謝人家的。
眼看著二月就要過去了。
二月中旬難民們陸續進城,這過去了半個月的時間門還不到,孔氏在二月底的時候又帶著江富和江貴走了。
真可謂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而江大勝真的沒走,整日都在趙家和趙寡婦廝混在一起,他倒是也真的不在乎周圍人的指指點點,但這兩人以后到底怎么樣誰又知道呢。
這都是后話了。
三月初,寒冷了一個冬天的神木鎮總算也有了些春天的氣息。
溪水破冰,草長鶯飛,人們紛紛脫掉了冬襖下地勞作,這一批難民們的安置以及最后分地的方案也出來了,當初孔氏要求的宅基地和田地都下來了,兩畝田一塊宅基地,又因為里正關照和江年也算是難民的緣故,最后又多得了一畝田,至此,江家在神木鎮的田產總算是到手了。
元瑤很高興很高興,田契和地契到手的第二天,她就迫不及待地想去看看,又恰逢江頌安也在家,于是全家便商量著一起上山挖野菜,順道看看自家田去。
三月的山上已經遍地是綠,春雨的滋潤讓春筍一個個的破土而出,元瑤原本就有點心思,再聽到江頌安說山上還有雞樅菇等雜菌,她眼睛瞬間門就亮了“明天就去吧上山挖野菜和春筍”
江頌安眼中閃過一絲笑意“但是上山很累。”
“我不怕累。”元瑤一口道,然后看向三姐妹和江年“你們想去嗎”
三姐妹早就等著這話了,立馬眼巴巴的點頭,而江年從小就是在山上摸爬打滾起來的,雖然沒那么大的興趣但也拍了拍胸脯道“我帶著阿霜姐姐和妹妹們”
江頌安笑了“那也行,那今晚早點兒睡,明早出發”
“耶”
明天要上山,元瑤晚上高興地捏了一些飯團出來,這也是長安城的時興吃法,白飯直接捏成團子,把餡料都包子里面,這吃法有點像包子,但是口感完全不一樣,米飯松散,元瑤最開始做的時候還沒掌握章法,后來知道壓實了才成功。
這飯團她準備的不多,就是讓大家嘗個鮮兒,另外最扎實可靠的還是大包子,用油煎一煎就能放幾天,明天一熱就能帶出去了。
準備好全家的口糧,江頌安也幫她打好了洗澡水。
有男人在家就是好,孩子們即便睡得早元瑤也不會覺得孤零零的,總有人陪著她一起,元瑤熄了廚房的燈之后就回了房間門,江頌安剛剛出來,道“水溫正好,去吧。”
元瑤看了眼他汗濕的褂子,道“要不你先洗”每次都讓江頌安用她剩下的洗澡水,她也挺不好意思的。
江頌安一愣,神情有些古怪“你要用我剩下的洗澡水”
元瑤也反應過來家里的熱水好像的確不夠兩個人的,哎,都怪他們的灶和鍋都很小。
元瑤“當我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