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為什么不稟明皇阿瑪,他都這樣了,要求他那么多做什么。
“兒臣知道自己不可能有孩子后,膽子也跟著變小了,實在是怕得罪人,怕得罪了得罪不了的人。”
康熙能信這話才怪了呢,怕得罪人,在宗親宴上把廢太子和梁九功之事扯出來做什么,儲君都不怕得罪還怕得罪誰。
老八現在在他面前撒謊都不眨眼睛,不,他估摸著老八這些話也不完全是假的,半真半假吧。
時間是真的,不立即查明、不向上稟告的理由是假的。
年前廢太子和噶禮在外散布老八不能生甚至不是男人的謠言,他只罰了噶禮,沒有懲罰廢太子,老八這是心里怨他。
怨他怨到把他這個皇阿瑪的安危都棄之不顧了。
若不是良嬪昨日受辱,老八是不是打算一輩子都要瞞著此事,看這些包衣宮里宮外的運送東西,看他這個皇帝被一群包衣糊弄,甚至于可能會因此被刺殺和毒害。
這是不孝,亦是不忠。
康熙怒不可遏,但到嘴邊的責罵又被他咽了回去,不知為何,他看著老八這副樣子,總覺得如果他的責罵說出口,就會失去這個兒子。
不能罵,難道還不能打嗎。
康熙順手拿起放在書案上的硯臺,沖著老八扔下去,硬生生砸在老八肩膀上,再偏一點兒,就是胸口或脖子了。
緊跟著是毛筆,是盛了半杯溫茶的茶盞,是朝臣舉薦三貝勒為新太子的折子,是毛筆
亂七八糟的東西砸下來,八貝勒動也不動,既不躲開,也不求饒。
這種程度的責打算什么,小孩子過家家嗎,對皇阿瑪來說,這連開胃小菜都算不上吧。
不是應該先責罵,再打板子,最后冷落,再說一些扎心刺耳的話,除了他的爵位,最后斷絕父子之情,走完這整個流程嗎。
八貝勒靜靜的等著,已經經歷過的事情再經歷一遍,倒也不會很難受。
他也早就習慣了上輩子皇阿瑪對他的態度,如果是上輩子,皇阿瑪剛剛根本不會問他何時知道的,也不會問他為何不向上稟告,皇阿瑪自己心里就有答案,無需來問他。
那樣也不錯,不需要他費勁巴拉編故事了。
他也不喜歡來乾清宮這個地方,不喜歡這樣一趟一趟的來見皇阿瑪。
八貝勒知道自己不應該,上輩子是他咎由自取,這輩子皇阿瑪怪他也是有理由的,但他這半年來每每見到皇阿瑪,心中便戾氣橫生。
他的的確確是個不孝子。
不孝子八貝勒,這會兒連句軟話都不想說,也不想再辯解。
反正他就剛剛那套說辭,皇阿瑪不信便不信,疏遠他就疏遠他,如此他們父子都得清靜得自在。
御案上已經被清空了,沒有東西可以再往下砸,但康熙也沒覺得解氣,老八那樣子就不像是知錯的模樣,更不見有半分悔恨,甚至臉上身上也沒有對他這個皇阿瑪的擔心和懼怕。
他不喜良嬪的性子,從前他還覺得老八的性情有幾分像良嬪,比如對安王府那邊過于客氣,他是讓老八借安郡王府去收攏正藍旗,收攏安王府一系的勢力,不是真的把老八送給安王府做貴婿,他需要老八拿出皇子的架子來。
不只是對待安王府,從前老八對朝臣和宗室都客氣了些,少了皇子的氣勢,他以為老八是受到良嬪的影響,骨子里是有些怯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