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更犯難的是四爺、十三爺和十四爺,前兩者上一次都送了古籍和孤本,十四爺直接把自己幼時用過的舊書拿去送了。
古籍、孤本都是珍貴且難淘的,送一個人可以,送十幾個兄弟,上哪淘換那么多古籍古本去,但又不好厚此薄彼,皇阿瑪表現得再想復立太子,可這太子畢竟還沒有復立,二哥現在和大家一樣,都只是普通的皇阿哥。
十四爺的問題也是書不夠,他從前用過的舊書是不少,但也架不住這么送,一個哥哥七八本,十個哥哥那就七八十本了。
十四爺默默安排人去今年還沒開張的書坊買了十套的詞集,十哥送詩集,他送詞集,反正也都差不多,二哥就算是心存不滿,也不好好對他一個人發脾氣吧。
再說了,他又不是只給二哥一個人這么送禮,哥哥們都這么送,旁人都樂意,跳出來不樂意的那個人才是心胸狹隘之輩。
十四的人剛把買來的書搬回府不久,剛從內務府回府的四爺就已經收到了消息。
十四能買,十三也能買,但他不能這么糊弄。
古籍孤本湊不出那么多,那就自己抄吧,貴重和心意總要占一個。
本就忙于內務府改革的四爺,硬生生擠出一個多時辰的時間來抄書。
給二哥、給三哥、五弟、七弟、八弟
四爺討了個巧,前頭兩個哥哥,二哥是三本他自己手抄的書,三哥是兩本,到后頭的弟弟們則是每人一本。
從初二晚上到正月十三,硬是擠出時間抄了十三本金剛經。
幫著鋪紙磨墨的四福晉“”
得,三爺和二爺較勁,被坑的反倒是她們家爺。
四福晉雖有些心疼,但并沒有勸爺不去做這些。
她對那個位置沒有什么期翼,當四福晉和當一國之后對她來說也沒多大區別,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豪奢生活,也都是依附著爺生存。
但爺不一樣,她相信歷史上九龍奪嫡的最后贏家不會是沒有野心的人,更不是沒有頭腦手段的人。
她除了早先在祖父主動聯系爺時勸爺不要高興的太早外,對朝堂和皇家的事兒幾乎是不發言的。
她自己有幾斤幾兩自己清楚,她可不敢在這方面誤導爺,爺日后能不能當成皇帝不重要,但不能是因為她當不成,她可不當這拖后腿的人,包括爺納妾一事,她也從不開口。
四福晉雖不曾阻攔,但這段時間是卯足了勁兒給爺做藥膳補身子,當然是她選定方子,交給膳房去做。
十三爺和四爺在內務府同出同入,很多時候還一道用午膳,天天聞著四哥身上的藥味兒,看著四哥吃那些寡淡的藥膳,心中實在佩服的緊。
他在皇阿瑪的授意下追隨過二哥,可二哥幾時像四哥這樣勤勉過。
無論是勤勉,還是公心,在他看來,二哥都要輸四哥一籌。
哪怕皇阿瑪現在要復立太子了,可他仍舊以為諸位哥哥當中沒有比四哥更合適的人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