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久之后,保成才知道那一日為何天家兄弟全都聚集在慈寧宮
原是為了商量立儲之事。
康熙十四年六月初三,剛滿一周歲不久的保成擁有了一個新名字“胤礽”。
從這日起,他不再是無憂無慮的保成阿哥,而是大清朝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皇太子。
歷史的軌跡并沒有改變,胤礽心里曾經那點不切實際的奢望,終究成空。
冊立太子的那一日,慈寧宮上下一片歡欣。
雖然只是明旨冊封,尚未舉辦正式的大典,但大家已經改口喊太子,對待胤礽,愈發的恭敬了。
太皇太后抱著盛裝打扮的小太子坐在上首,受了以蘇麻喇姑為首的慈寧宮的奴才們的大禮,然后替小太子賞了所有人。
待人都散去后,太皇太后方才低頭看向懷里悶悶不樂的胤礽,問道“怎么啦,我的小太子,怎么一點都不高興呢”
胤礽抓著太皇太后的衣襟,將小臉貼在她的胸口。
太皇太后的心跳比往常要快,可見她是真的興奮的。
“烏庫媽媽,很高興”胤礽反問道。
太皇太后摸著胤礽的小腦袋“是啊,烏庫媽媽很高興。從今日起,大清朝有了太子,便有了未來,不止烏庫媽媽高興,天下的臣民,也為太子高興。”
可他,不高興。
胤礽低下頭,不讓人看到他眼中的擔憂和畏懼。
從未登上過太子之位的人,都會對這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無比憧憬,他們都覺得,只要當上太子,就等于未來君臨天下。
可如果他們也像他一樣知道歷史的結局,還會想爭嗎
但凡他如今是任何一個其他的阿哥,他都有信心改變自己的結局,畢竟只要他躺平不爭,抱對大腿就可以了。
可他偏偏是胤礽。
成為太子已經是既定的事實,而歷史上胤礽的悲劇,從不是因為胤礽本身有多不好,而是因為他在不應該的時間處在了不應該的位置上。
胤礽不是朱標太子,而康熙也不是明太祖,康熙給不了胤礽無私的父愛,總有一天胤礽的存在會成為康熙的眼中釘,唯有拔之才能后快。
到那時,一個廢太子又能有什么好下場呢
最好的也不過是一生圈禁罷了。
而他能做的,除了想辦法給自己爭一塊環境好些的圈禁之地以外,還有別的出路嗎
胤礽想了太多太多,多到尚未發育完全的腦容量徹底過載,昏死在太皇太后的懷中。
初立太子的當日,小太子就突然昏迷不醒,可嚇壞了宮里的所有人。
康熙第一個反應就是有人不滿立儲,對胤礽下手了,但慈寧宮上下全都審了一遍,也沒發現什么異常。
而太醫也說,太子只是太累了,才會昏睡不醒。
可一個剛滿周歲的小團子怎么可能會累到這種地步呢
康熙不信,換了一波又一波的太醫,所得的結論卻沒有任何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