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偏偏是福全。
福全自小就是個憨直的,不然也不會在先帝問他志向之時,只說想做賢臣。
其實當年順治帝是想過將皇位傳給福全的。
畢竟福全是長子,出身也不算差,但唯一的弱處,便是沒出過痘。
順治帝臨終前飽受天花折磨,終是改變了想法,如太皇太后所愿傳位給了康熙,但也因為對福全的愧疚留下遺言,希望太皇太后能多庇佑于他。
此事太皇太后未曾瞞過康熙,康熙也因此對福全多有容忍。
然而或許正是因為這份特殊的容忍,反而讓他們兄弟之間少了親近。
像是常寧,雖然自小性子就偏激了些,不太求上進,但卻是肯聽康熙管教的。
他沒出宮建府之前,康熙經常將他拘在身邊讀書,有一次因為他故意捉弄,害得一位古稀之年的漢人師傅摔斷了腿,氣得康熙差點親手打斷他的腿,可鬧過之后,他與康熙卻是更親近了幾分。
隆禧更不用說,因為養在太皇太后身邊的緣故,與康熙素來親近,康熙待他跟寵兒子也差不多了,雖心疼他體弱從未曾動手打過他,但若有錯處,也是該罵就罵,該罰就罰。
唯有福全,一則他畢竟是哥哥,康熙還是要尊敬些,二則便是因為順治臨終的囑托,讓康熙對福全有種微妙的愧疚,更不愿意與他紅臉。
一來二去,康熙與兩個弟弟越來越親近,可與這唯一的哥哥,卻是日行漸遠。
如今福全竟然被幾個宗親王爺挑唆,出來為難太子,康熙心里萬分怒火,卻又不知道該怎么發出來。
“你府里的妾室還少嗎就非得去招惹館子里的女人”
康熙這火氣沒辦法對福全發,便對準了想替福全遮掩,又不走腦子的常寧,“朕三番五次的說不準你往那種地方鉆,你全當耳旁風了是吧”
常寧
這位親哥,您不會說話,也別說了行嗎
要不怎么說您倆是兄弟呢,全都聽不出好賴話是吧
他招誰惹誰了
“回去給朕閉門思過,將禮記抄一百遍,抄不完不準見人”
康熙又道。
常寧欲哭無淚,可憐巴巴的看向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將手里的瓜子放下,清了清嗓子
“咳咳,一百遍是有點多了,我替他求個情,八十遍吧。”
常寧
什么意思啊,他現在喘口氣兒都是錯的是吧
不帶這么欺負人的
福全卻好似沒看懂弟弟是替自己背鍋了一般,執拗的繼續說道“常寧是什么德行不重要,現在最重要的是太子他”
“放肆”
康熙終于忍不住斥道,“裕親王,太子乃是半君,輪不到你來說三道四”
這還是康熙第一次對著福全如此不客氣的發火,福全頓時臉色漲得通紅,卻還是死犟“臣乃太子伯父,見太子德行有啊”
福全話沒說完,就被太皇太后揚了一身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