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大王?”
“嗯?”
就在李元嘉站在自己書房門口暗自嘆息的時候,耳邊突然傳來了一聲聲輕柔的呼喚,把他從那種涼颼颼的心境中給拉了出來。
扭頭一瞧,是自己的貼身侍女春煙。
被人打斷了思緒當然會覺得不爽,哪怕是讓人不愉快的思緒,所以李元嘉眉頭一皺問道:“什么事情?”
雖然看出了李元嘉的不悅,不過春煙也知道他的性格,所以并沒有害怕什么的,而是欠身道:“大王,馬良來了。他說今年入學堂的人都齊了,請您過去訓話!”
“哦?”
愣了一下之后,李元嘉馬上就想起了這件事情。
九月初一,王府小學堂新生入學的日子。
事實上到現在為止,王府小學堂已經給李元嘉培養了兩批人才,第一批就是李忠、馬良他們五個,當初學會了讀書識字,也學了那幾本《數學》,后來先是在潞州參與了下水道和公廁、垃圾桶等項目,后來又跟著王普在造紙工坊輪著混了幾年,然后就成了李元嘉手下的得力干將。
只不過,這個“得力”也只是相對別人而言的。
實際上無論管活字印刷作坊的李忠,還是管玻璃作坊的韓成……都很難讓李元嘉覺得滿意,因為這幾個都只會執行他的命令!比如說改進玻璃工藝,或者當初研究陰陽倒模等等,幾乎就是李元嘉說怎么做,他們就怎么做,和王普沒有任何的區別。
和王府其他的管事,比如說韓路成相比,他們唯一的優勢就是在于能聽懂李元嘉的話,知道他在說些什么,想要些什么而已。
所以對于李元嘉來說,真正的期待還是留給了第二批學生。
說是第二批,實際上是過去幾年陸陸續續入學的,全都是韓王府的家生子,人數大約有四五十人。只不過在上學的過程中,按照李元嘉的吩咐,馬良陸陸續續的“開除”了差不多一半人,最后只剩下了二十個左右。
被開除的這些學生,要么就是腦子不夠聰明,學起來有點吃力,跟不上其他人節奏的;要么就是比較貪玩……或者說比較懶也好,讓馬良覺得教起來比較費勁的,這些人一個一個的被馬良踢出了學堂。
當然了,李元嘉肯定不會讓他們和其他人一樣,成為仆人或者雜役,或者去王府名下的農莊干活兒。好歹也是讀過書,學過天竺數字的,去各個工坊當個工匠學徒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
人盡其用,在學堂的時間也不浪費。
至少有了這些基礎,他們無論學習速度還是將來的發展潛力,肯定比一般工匠如陳木之流強太多了。
只不過和留下的同伴相比,自然就……沒法比了。
這些人,才是李元嘉關注的重點。
所以他堅持讓馬良延長教學時間,除了一小部分被派去了翻車工坊學習之外,其他人都會在明年年初派往各處工坊“實習”,然后李元嘉會從中挑選出幾個重點培養。
今年九月入學的這些個,將會是王府學堂的第三批學生。
只不過這一次,李元嘉就不著急了。
“如果真的耐心培養十年,他們會是什么樣的?和修多羅相比呢?”
一邊想著這些自己早就確定好的事情,李元嘉一邊深吸了一口氣,擺手道:“嗯,我知道了,現在跟我過去學堂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