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制水泥的成本,說白了就是人力成本!
就像用青磚、條石鋪路一樣,只要有充足的人手,那么一切就不成問題了——有人就能采煤,就能煉制煤炭,就能燒制水泥,就能鋪路!
但是大唐最缺的,也是人!
別看統計下來大唐有好幾百萬戶,一千多萬人……實際上因為大唐的政策,隱戶數量應該也不少的緣故,總人數應該更多,但是要真算起來壯勞力的話,撐死了兩三百萬?
這些人身上,壓力可是山大!
因為他們除了要養活自己和一家人之外,還要養活大唐的權貴們,養活成千上萬的軍隊,而以這個時代的生產力而言,毫無疑問這是絕對的負擔。所以在中國的古代,所謂的勞役才會那么的讓人苦不堪言。
而就是這些人,每年的勞役要修官道,要興建水利設施,甚至還要給皇帝、親王們建造亭臺樓閣,宮殿什么的,哪里可能有時間去燒水泥?
那真是好費時間的活計。
所以指望著大量人手去干這件事情,除非是有利可圖。
然而以韓王府現在的工藝水平……不,哪怕就是手工燒制水泥的工藝水平達到了極致,也不可能養活一個產業。因為那個成本會導致水泥的造價極為高昂,最多就是被有錢人買了去建一些特殊的建筑而已,想要用來修路……
扯淡都不是這么扯的。
但是……
如果有一大批不需要種地,不需要工錢,每天也只要一點糧食活著的人來燒水泥呢?
雖然不止一次的告訴自己這個念頭太過于邪惡,但是今天李恪問起來的時候,李元嘉還是忍不住把這個想法給說了出來。
然后,他馬上就閉上了嘴巴。
沒辦法,罪惡感太強烈了,以至于這些話剛說出口李元嘉馬上就后悔了,想要把剛才的話給收回去。
只不過張了張口,他最終還是沒有說。
而李恪則是楞了一下,眉頭很快就皺了起來:“大量的人手……還要一年四季不停的干活?這,這怎么可能啊?!”
大唐初年,休養生息才是核心重點。
就連皇帝李世民想要整飭一下自己的宮殿,魏征都要跳出來反對,理由就是天下戰亂依舊,需要休養生息,更何況只是為了燒制水泥?
所以想了想之后,李恪很快就遺憾的搖了搖頭道:“皇叔,您說的這個法子太難了……對了,那水泥的燒制之法,可以給小侄一份嗎?”
“哈哈,當然可以。”
笑了笑之后,李元嘉毫不猶豫的點了點頭。
還是那句說了好多次的老話,除了玻璃和鏡子之外,其他任何技術都是可以交出去的,更別說水泥這種玩意兒了。沒看見到李元嘉點頭,旁邊伺候著的韓路成連眼皮子都沒動一下么?
要是換造紙術什么的試試?他這個王府管家不心疼才怪呢!
在韓路成眼中,這水泥什么的就是個吃錢的窟窿,而且完全見不到回報的那種。而且他還知道,其實府中除了大王之外,其他人都分外的討厭這玩意兒……至少沒有誰特別喜歡的。
青磚或者石磚來鋪路,它不好看么?
又不是尋常人家,用不起那種東西,所以尤其是王妃房奉珠,基本上每次走上水泥路的時候都會忍不住皺眉頭。
而且張萬他們還用這玩意兒蓋過房子,結果除非是特別厚的那種,否則根本就不結實。倒是大王曾經說過一句,要在水泥里面添上鋼筋什么的才行,不過也就是隨口一說就沒了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