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腿肉相較于其他部位更加嫩滑,沒有后腿肉的干柴感。
略微清洗過后,林書芒把豬肉放在案板上。料理臺正對著大扇的玻璃窗,陽光斜灑在案板上,濕過水的豬肉反而有一種晶瑩感。
想要豬肉嫩滑些,就要切斷紋路,把纖維打散。林書芒做菜奉行的原則一直是沒有最嫩只有更嫩。
好的豬肉在切割時能感受到它對于力道的反饋,富有彈性前腿肉讓林書芒切得十分開心。
今天的這條前腿肉是去了皮的,光是切成肉片就有一大盆。
林書芒的廚房經驗來自于林父,十歲就學做菜,十一年的經驗讓他游刃有余。
經過簡單腌制抓拌后的豬肉被放到一旁。林書芒從冰箱里翻出兩條小絲瓜,動作迅速地處理好放到備菜碗里。
林書芒看著半斤多的豬肚菌,猶豫了一下,還是一鍋煮了,他爸明天再吃吧。
硅膠制的洗菜籃容易晃蕩,林書芒接得太滿,豬肚菌一放,又往外哐當水。
豬肚菌飽受他媽方女士喜愛的原因就是鮮嫩甜滑,物如其名,菌子像豬肚一樣滑。然而口感上的相似不夠貼切,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有些人聞不來這個味。覺得豬肚菌的味道和豬肚一樣難聞。
可惜的是,林書芒家三口人都沒有這樣的好鼻子,所以可以暢快的吃菌子。
豬肚菌傘蓋是向上張開,像一個小茶杯。菌肉厚實,摸上去滑滑的,像絲絨一樣。
因為是人工種植的,菌子不算太臟,傘柄上的臟污輕輕一搓就能去掉。黑褐色的斑點再用小刀一剜就好了。
林書芒種的這批豬肚菌比市場上賣的略肥大些,形狀卻規整很多,刀一劃,兩個半圓便整整齊齊地臥在碗里。
準備了十多分鐘,林書芒被陽光照得有些熱意,想到等會還要炒菜,把身后的立扇打開。
生菜是林書芒最驕傲的蔬菜,那么多年來,廣受好評。就連他耕耘山林多年來的長輩們也種不出那么清甜的生菜。
生菜個頭挺大,水分十足,一棵就有半斤重。生菜葉片微卷,直徑有十五厘米,光是林書芒一人,一餐就能吃下三、四棵。
兩個灶臺,可以先把絲瓜肉片炒了,再同時做兩個。
絲瓜是昨天剩下的,放在冰箱一夜,總歸失了些水分。肉片經過十分鐘的簡單腌制,嫩滑程度更上一層樓。一滑進鍋里,肉香與絲瓜獨有的清香便立馬被激發出來。
炒菜速度快,林青芒盛出鍋里的菜,先把水燒開。
水微微沸騰,就下入豬肚菌,豬肚菌的味道十分霸道,和肉片混在一起威力十足。這個肉真的好香哦,要不要明天跟阿香姨買個豬腳,上次去她的養殖場看了,真的好干凈,果然玄學加科技就是無敵啊。
方女士都被這香味吸引得放下手機,走進廚房。
“這么香,你菌子放完沒,別等下不夠吃。”
“都放了。”林書芒深感自己有先見之明,和方女士果然是母子心連心。
被香氣震驚的林書芒忘記了他雙開的計劃,完全投入于菌子湯中。
林書芒在放入肉片后,很少去攪動它,只讓微滾的氣泡一點點浸染肉片。看時間差不多了,林書芒把湯裝到厚瓷碗里,保溫隔熱,裝湯的好用具。
菌子湯,湯色清涼不渾濁,許多飯館為菜色好看和適應大眾口感,還要再撒上一把蔥花。這樣的湯氣味雖更清新,卻也多了一味蔥的辛味。
林書芒并不討厭菌子的濃烈氣味,而且今天的這道菌子湯還格外的香。
對于自己的生菜十分有自信的林書芒,選擇了爆炒。熱鍋下油,炒青菜要想菜靚味美,油絕對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