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吉慶把韓秀峰拉到一邊,低聲道:“我問過長生,長生說那些洋槍在上海不算貴,買的時候用的是銀元,折銀好像是六十多兩一桿。兩百六十桿就是一萬五千六百兩,火藥鉛筆好像不到三千兩,反正加起來也不到兩萬兩。”
“爹,您有沒有打聽過,像杜三和長生送回來的這些洋槍,在巴縣大概多少銀子一桿?”韓秀峰抱著雙臂問。
“我還真打聽過,聽那些路過咱們巴縣去貴州平亂的官老爺說,用火繩點火的那種洋槍都得一百多兩一桿,像你從上海買的這種自來火洋槍,怎么也得二百兩銀子一桿,而且就算有銀子也買不著。”
韓秀峰沉吟道:“明天先給我爹上墳,過幾天再進城去拜見道臺和府臺。”
段吉慶驚問道:“進城?”
“爹,我曉得您擔心什么,可有些事躲是躲不過去的。”韓秀峰想了想,又意味深長地說:“何況杜三正在等我,我等趕緊弄點銀子讓他帶回去,不能讓上海的那些朋友幫了忙還得倒貼。”
段吉慶反應過來,禁不住問:“志行,你打算把那些洋槍賣給曹大人和杜大人?”
“不是賣給道署和府衙,而是賣給保甲局。”
韓秀峰摸摸嘴角,接著道:“并且不全賣,只賣一百六十桿洋槍和三千斤火藥鉛子兒。剩下的一百桿洋槍和三千斤火藥鉛子兒咱得留著,誰也不曉得桐梓的那幫賊匪會不會殺過來,這年頭誰也靠不住只能靠自個兒,不然那些賊匪殺過來咱們拿什么保家。”
“志行,這么說你真打算辦團練?”
“劉存厚送了四十幾個兄弟給我,我又從京城帶回幾個兄弟,何況皇上還降了諭旨,不辦不成。不過我沒想過要辦多大,只想辦個小團。辦起來之后既能跟皇上交差,也能保境安民。”
“崔煥章和楊吏清那邊咋辦?”
“這您大可放心,我既不會摻和他們的事,一樣不會得罪他們的。”
“行,既然你有了主意,我就不用再操那個心了。”
……
正說著,韓大和村里的三位大戶喊著吃宵夜,韓秀峰這才發現院子外全是人。
想到岳父曾不在一次在信中說過徐云山、王景城和陳華貴等鄉親這兩年沒少關照韓家,韓秀峰急忙請費二爺把這一路上特意買的糖、蜜餞等吃食拿出去分給蜂擁般跑來看熱鬧的娃。
村里的后生、大姑娘小媳婦和孤寡老人一樣有禮物,昨天在來鳳驛的布莊買了一百多匹布、兩百多斤紅糖和四百多斤鹽,讓大哥大嫂和徐云山、王景城和陳華貴那三位德高望重的大戶幫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