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差要緊,趕緊去吧。”
……
就在琴兒請潘長生幫著念家信之時,韓秀峰剛參加完驚心動魄的朝會,故作鎮定地跟文武各官一起走出宮門,徑直來到集賢院。
科場案總算查了個水落石出,可在如何處置主考官柏葰這件事上,卻把禮部、吏部、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給難住了。因為柏葰只是“聽受”浦安轉托家人靳祥所托,取中了考生羅鴻繹,并沒有收條子,也沒有收羅鴻繹、浦安的銀錢,更沒有“交通”。而“聽受囑托”一節,《欽定科場條例》中既無應如何處置的明文,亦無成例可循,按例只能“比照審議”。
柏葰出事不管怎么說也是官居一品的大學士兼軍機大臣,大清這么多年還沒有殺宰輔的先例。何況科考通關節行賄賂,歷朝并不鮮見,尤其自嘉道之后,世風日下,場闈舞弊之風盛行,甚至在大庭廣眾之下都不以為諱。
正因為如此,鄭親王和怡親王并沒想過要趕盡殺絕,原本只是奏請將已革職的柏葰發配充苦差,永不敘用。可皇上對科場積弊顯然早有整飭之意,不然也不會一案發就革柏葰的職,更不會接二連三降諭命鄭親王和怡親王等“詳加披攬,反復審定”。
幾次奏請被駁回,鄭親王和怡親王只能將柏葰的“聽受囑托”比照“交通囑托”定罪,而按《欽定科場條例》,賄賂通關者應從重治罪,考官通同作弊者一并治罪!
雍正元年,雍正爺又覆準“考官士子交通作弊一應采名受賄聽情關節中式者,審實將作弊之考官中式之舉子處斬,俱立決!
換言之,要處柏葰斬立決!
而今天既是判決的日子,也是柏葰臨刑的日子,對殺不殺柏葰,皇上可能又有些猶豫,遍召群臣,上自親王,下自卿貳。甚至聲淚俱下地問,殺柏葰有無屈抑,可包括惠親王、鄭親王、怡親王和軍機大臣彭蘊章、文祥在內的所有能進大殿的人,全沉默不語。
皇上見群臣都不說話,痛心疾首地說了一句“情有可原,法難寬宥”,然后諭令將柏葰、浦安、李鶴齡、羅鴻繹和程庭桂之子程炳采等同案犯斬立決,并著戶部尚書肅順監斬!
韓秀峰只是正三品,只能站在外頭,里頭的人都不說話,他更不好說啥。畢竟真要是按例,柏葰被處斬實在算不上有多冤。
可想到一個真宰相就這么被推到菜市口處斬,心里就很不是滋味兒,在集賢院后頭的小院兒里渾渾噩噩的也不曉得坐了多久,直到富貴的二兒子吉祥找過來,才意識太陽已落山,天已經黑了。
“四爺,聽外頭的人說,柏葰不但沒想到會是這個結果,甚至早讓家人收拾好了行李,打算旨意一到就赴回疆充當苦差,被押到菜市口還在喊冤,不光喊冤,還破口大罵肅順大人,罵鄭親王和怡親王。”
“何止他沒想到……”韓秀峰實在不想再聊這個話題,站起身有氣無力地說:“走吧,今兒個不回南苑了,去會館。”
……
PS:明天要參加上海市公安局文保分局的一個活動,沒時間碼字,今天碼一章先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