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柚知道時沛要走,很難過地大哭了一場。
她拉著時沛的手不讓她走,被路時將手扯回來。
他和她抱在一起,輕聲哄她,讓她不要哭。
然后路時對時沛冷淡地說“我過得很好,以后你不用再回來看我。”
“過你自己的生活吧。”他的話完全不像是只有一個七歲的孩子能講出來的話。
路時其實想的很簡單。
如果每次母親的到來,都注定讓柚柚這么難過,那他寧愿再也不見母親。
這年秋天,路時和蘇柚成了一名小學二年級的學生。
路家院子里那棵紫藤也終于熬過了幼苗期,開始不斷地攀爬生長。
寒假的時候,除了常規的寒假作業,老師還給他們布置了一個手工作業。
讓他們制作一枚書簽,可以是自己獨自完成,也可以找班上的其他同學合作完成,但最多只能兩個人合作。
于是,蘇柚和路時自然而然地就在一起合作了。
本來蘇柚想制作一枚紫藤書簽,但是她還沒見過紫藤開花,不知道開花后的紫藤是什么樣子。
最后她從花聯想到了蝴蝶,興致勃勃地問路時“阿時哥哥,我們制作蝴蝶形狀的書簽怎么樣”
路時向來聽從她的想法,欣然應允“好啊。”
定好了樣式,蘇柚和路時就開始動手制作書簽。
家里有蝴蝶形狀的小玩具,蘇柚拿過來,將蝴蝶玩具放在硬紙板上摁好,用鉛筆沿著蝴蝶的輪廓劃線。
就在她畫好要拿剪刀剪下這只蝴蝶的時候,路時突然抓住了她的手。
他拿起被蘇柚放在旁邊的蝴蝶玩具,將蝴蝶的左翅膀上方和蘇柚畫在硬紙板上的蝴蝶右側翅膀上方重疊,又用鉛筆畫了兩一個蝴蝶出來。
兩只蝴蝶的的翅膀重疊了一小部分,不能從中間剪斷將它們分開。
這兩只蝴蝶是不可分割的共生體。
蘇柚被路時添的這只蝴蝶驚喜到了。
“阿時哥哥,”她興奮地拍手道“你怎么想到的好美啊”
路時問她“柚柚還記得小提琴老師給我拉梁祝那首曲子時講的故事嗎”
蘇柚立刻點頭,“記得”
她說“梁山伯與祝英臺最后化成了兩只蝴蝶”
“我懂了”蘇柚激動地問路時“阿時哥哥是聯想到了梁祝的故事,所以又添了一只蝴蝶上去。”
路時淺笑點頭,“嗯。”
隨后,蘇柚小心翼翼地將這兩只蝴蝶沿著最外層的輪廓剪下來。
在要上色之前,蘇柚問路時“阿時哥哥,你想把蝴蝶涂成什么顏色”
路時說“太陽的顏色。”
蘇柚遞給了他一直很接近太陽顏色的黃色畫筆,自己拿了紫色的畫筆。
他們將各自的蝴蝶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兩只蝴蝶翅膀重合的那塊地方,因為被涂了兩種顏色,最后變成了一種很接近黑色的顏色,但并不影響整體的美觀。
2007年,元宵節過后小學就開了學。
開學第一天,蘇柚和路時將他們一起做的手工作業拿出來,向老師和同學們分享他們為什么會做這樣一枚書簽。
蘇柚說“阿時哥哥家的院子里種了一棵紫藤,我們在等紫藤開花,本來是想做紫藤開花的書簽的,但是我還沒見過它開花的樣子,所以想象不出來紫藤開花后到底是什么形狀的,不過我知道,花開了蝴蝶就會來,所以就把書簽的形狀定成了蝴蝶。”
“另一只蝴蝶是阿時哥哥加上去的。”蘇柚的語氣里充滿了自豪“因為我們學小提琴的時候,小提琴老師給我們拉過一首曲子叫梁祝,老師也給我們講了這首曲子的故事,故事里的梁山伯和祝英臺最后都死了,他們化成了一對蝴蝶。”
“阿時哥哥是想到了這個故事,所以又加了一只蝴蝶。”
最后經過民主投票評選,路時和蘇柚制作的蝴蝶書簽最受歡迎。
所以老師給他們頒發了獎狀。
他們倆的名字被寫在了同一張獎狀上。
“一人拿獎狀的一邊,挨著站好啊。”老師在要給蘇柚和路時拍照的時候指導他們,然后又笑著說“好,笑一笑。”
蘇柚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路時的嘴角輕輕上揚,淺笑開。
“咔嚓”
隨著相機的輕響,路時和蘇柚在班上的第一張雙人合照誕生了。
這年,他們八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