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稍微介紹一下我的兩位好友。
友人a,anita,女,家在大阪的美國留學生,目前就讀藝術專業;
友人b,barron,男,家在東京的美國留學生,目前就讀于建筑專業。
我剛到美國時就認識了他們,到現在已經過了大半年,可以毫不猶豫地說,他們是我在美國最好的朋友。
當然,他們也對我暗戀前輩這件事一清二楚,有時候恨不得替我去告白。
友人b永遠姍姍來遲,不過他對我邀請前輩一起吃晚飯的行動雙手贊成,還慫恿我回家換套衣服。
今天出門太過匆忙,別說化妝,我連衣服都是隨手選的t恤和牛仔褲。
好在包里裝了兩只常用的口紅,勉強也能在這時撐撐場面,挽救一下我被學習摧殘的氣色。
友人a還打算把隨身攜帶的其他化妝品,諸如氣墊眼線筆之類的借給我,但畢竟前輩出門時就見過了我今天的打扮,驟然化上全妝也太過突兀,況且他還沒回復我的消息。
至少別讓他以為我來圖書館只為了化妝。
我這么想到。
11
直到在圖書館門口看到前輩,我才真的確定他同意了我的邀請。
說實話,雖然被稱作“慶功宴”,但其實只是我和朋友們共同慶祝彼此活著度過了期中考試而已。
不過這種理由說給前輩聽,總覺得有哪里怪怪的
前輩不是第一次見我的朋友或者說,因為我親密的朋友實在寥寥無幾,所以他們認識就是更加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友人a是開了車過來的,友人b直接上了她的車,我被趕去了前輩的車。
晚餐地點已經確定了,前輩對此也沒有意見,我主動拿出手機開始導航。
現代人的手機藏了太多秘密,我自認是個謹慎的人,所以在交出去之前特意把手機設置成勿擾模式,免得朋友們發過來什么八卦信息,被前輩看見。
前輩好像盯著屏幕上的月亮標志看了一會,然后才踩下油門,隨口道“這么不想被人打擾嗎”
是在和我開玩笑吧
我這么想著,卻還是回答道“畢竟是和前輩在一起嘛。”
12
晚餐選在了我和朋友們都贊不絕口的日式烤肉店。
這家店環境很好,光線偏暗,私密性很強,很適合約會。
所以,當殺人案件發生的時候
聽到叫聲并且看到流至過道處的鮮血是真的讓人慌張。
我只能說,幸好有前輩在這里。
簡直是我和朋友們的定心石。
這種程度還不至于讓fbi出手,但是前輩似乎和過來現場的警官們同樣熟稔,被圍在中心的時候游刃有余,三言兩語就分析出了嫌疑人的范圍,很快鎖定了嫌疑人。
我和朋友們作為無關群眾不被允許靠近,只能站在人堆里,和其他人一樣,朝警戒線內的少年投去目光。
聞訊趕來的記者不少,閃光燈接連不斷,試圖將案發現場的每個角落都記錄下來,同樣沒有遺漏正在尋找線索的前輩。
前輩的手上拿著透明的證物袋,身邊是市警察局的警長克萊恩。
兩人不知道交流了些什么,我看到有警員將三位嫌疑人領到他們面前。
從有限的信息復原未知的情景對于前輩來說仿佛是一件信手拈來的事,他敘述推理的聲音不算很大,但在所有人都選擇傾聽的時候就顯得擲地有聲起來。
宛如將這里變成了屬于他的舞臺。
我早就打開了手機進行錄像和拍照,力求多角度多方位記錄下前輩推理時的帥氣模樣。
“我覺得你不應該學傳媒。”
友人a對我說道“你應該學攝影。”
我的眼睛還盯著手機屏幕,嘴巴上跟她詭辯“攝影也是傳媒的一部分嘛”
“是是是,反正你以后就跟著你前輩后面寫新聞稿就好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