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說,在關注著曾經被他們吹捧著的那位少年偵探究竟能否像以往的每一次那樣順利地解決這起案件,還是會因為這件事而跌落神壇。
說實話,我以前總覺得前輩的名氣很高,喜歡他的人也一定不少,但是直到這種關頭,我才真正意識到究竟有多少人對他的關注是帶有惡意的、是負面的,是充斥著嫉妒與仇視的。
到了最后,這起殺人案件都沒有多少人討論了,取而代之的是前輩這些年以來的成就,他在破案過程中做過的事,甚至他對嫌疑人說過的話。
美國是個判例法的國家,也就是說,很多時候沒有那么明確的法律條文,沒有明確的是與非。
這讓群眾的憐憫心與同理心總是顯得不合時宜。
墻倒眾人推,他們開始審判前輩過去解決的那些因愛生恨、受辱報復以及各種因為誤會而產生的案件,指責他冷血,指責他的行事作風不見人性。
一群偽善的人在指責真正懂得憐憫的人,我只覺得既可笑又悲哀。
但最關鍵的是,我希望前輩千萬不要受到任何影響,哪怕是一點點的負面情緒都不要產生。
“看來今晚的牛排沒戲了。”
友人b知道我歸心似箭,但還是提出了建議“不如可可和我們吃完飯再給你那位前輩打包一份說不定他忙得飯都沒吃,然后就被可可的貼心打動”
友人a瞪他一眼“添什么亂”
所以說只有女生才了解女生,她拍了拍我的手背,安慰道“小事啦可可,你這樣打車回去我都不放心,我先送你回家,路上要買點什么便當嗎”
“anita真好”
我嗚嗚咽咽地去抱她“等會就把barron從我們的學習小組里面移出去”
引火燒身的友人b滿臉崩潰“喂喂,不至于吧”
30
直到回家,我給前輩發的那條消息都還是未讀狀態。
前輩當然不是會被輕易打敗的人,更不可能因為這種小事就拒絕社交,我猜他大概是忙到連看手機的時間都沒有。
這種事很常見,因為他總是很忙,在實驗室和警局來回轉,但今天他的手機定位卻在家。
如果不是他出門時忘帶手機,我實在想不出第二個理由。
但手機對于現代人來說也太重要了吧,尤其還是前輩這種需要頻繁接受案件信息的類型,所以他大概率是在家。
我自認為還算了解前輩,那點網絡輿論絕對不會對他造成任何影響,不說會不會被他一笑置之,他說不定看都沒有看到。
可是這樣就更奇怪了,前輩整天沒有出門,卻連手機都沒有看一眼他總不能也是在趕due吧
不管怎么想我都放不下心,干脆拎著路邊買的披薩按亮了前輩住的那層電梯,決定親自去關心一下前輩。
朋友們說的也有道理嘛。
對待喜歡的人需要主動一點,尤其是這種關頭,更應該和前輩多多接觸這應該不算是趁虛而入吧
乘坐電梯的時間既短暫又漫長。
懷著忐忑的心情,我站在了前輩家門口。
按響門鈴之后,里面過了很久才傳來動靜,但這段時間剛好可以讓我給自己突然上門的舉動準備說辭,不至于讓前輩覺得我太過失禮。
當我還在“因為doo正在搞活動店員太熱情我就買了個十二寸的披薩但是吃不完所以想要邀請前輩一起吃”和“我被anita和barron放鴿子了可披薩已經買好了所以才來問問前輩吃晚飯沒”這兩個借口之中猶豫的時候,門被人從里打開了。
心虛的時候說話總是混亂不堪,我親身驗證了這一點,因為我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嘴巴在說些什么“前輩,我路過doo的時候買錯披薩了所以”
后半截話連我自己都不知道會是什么,但好消息是,我被打斷了。
壞消息、不,另一個好消息是,前輩抱住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