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打字的速度比說話要慢太多,前輩的手機響起來,沒給我二次編輯的機會。
他朝我比了個抱歉的手勢,走去陽臺上接電話。
屏幕上的來電人倒是晃過我的眼前,不是常見的克萊恩警長,而是赤井先生。
是個日本姓氏,我莫名覺得似乎在哪里聽過。可我畢竟不是過目不忘的前輩,認真回憶了半天也一無所獲。
一陣來電鈴聲打斷了我的思考。
是友人b。
我不信他沒有看到我在群里說的話,只覺得這家伙挑我嗓子痛的時候找我沒安好心,但還是抱著想聽聽他有什么事的心情接通了電話。
友人b的作息奇差,這會估計是剛起床,聲音里滿是困意還要掙扎著說話“可可,聽說你嗓子壞了ktv之王的稱號終于要屬于我了嗎”
“”
中二到我都不想理他。
他沒接收到我的無語,還在喋喋不休地刺激我“咦,真說不了話了一句都不行”
我張口,準備隨便發出個音節敷衍他然后掛電話,卻有人先我一步回答了。
“有什么事還是發信息吧,barron。”
打完電話重新回到客廳的前輩幫我說完結束語,把電話掛了。
他似乎依然覺得不夠,皺眉地看著我,提醒道“喉嚨不疼少說些話。”
我眨眨眼睛,比了個ok的手勢,示意我知道了。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總覺得前輩好像不太喜友人b欸,之前也是這樣的嗎
40
被掛了電話的友人b無縫銜接在e上給我發消息。
b沒想到可可竟然學會掛電話了
b是你前輩教你的嗎
b該不會是你前輩親手操作的吧
友人b的性格我很了解,這些話顯然都是在開玩笑,我懶得理他,直接問他找我到底什么事。
b知道你病了,為了我們的友情表達一下關心啊
b還有就是你昨天打聽的事我有消息了,想打電話告訴你來著
koko是什么
我很清楚自己在案件的分析方面不可能比前輩厲害,但也沒辦法打消幫前輩的念頭,只能發揮我的專業優勢,找朋友們打聽看看還有沒有什么案件的小道消息是被遺漏的。
雖然我最親近的朋友只有兩個,但我認識的人不算少,媒體專業的同學們更是各有各的人脈,東拼西湊都能窺見案件全貌。
一夜過去,我的郵箱和各種社交媒體都多了一堆消息,只是這些都是未經篩選的,我必須一一辨別真實性。
不過友人b會因為這件事聯系我是我沒想到的。
b這起案件里,兩個受害者是我們學校的學生,一個是我們學校的老師,這個你知道嗎
koko知道。但是另一個受害者好像是另一所學校的,所以并不是都和我們學校有關
b另一個人的事我不知道,但是我們學校的三個受害者聽說都有感情問題。
koko真的假的這也太巧了吧
b當然是真的你去s搜就知道了,df都整理出來了,網絡時代,沒有什么事是能藏住的。
koko有點東西啊borron,關鍵詞是什么
buicassibacku
我把這串詞復制粘貼到s的搜索框。
都用“backu”了,這得是什么見不得人的內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