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幼卿看著孩子的小臉蛋,問“你有沒有覺得不快樂媽媽希望你做自己喜歡的事就好,小洛有沒有跟你說過,我們家很有錢,你不需要考慮太多,也不需要勉強自己達成什么目的。”
程夏晏想了想說“沒有,我覺得很快樂。”
“這些事都是你想做的事”
“對。是我自己喜歡。”
“你看到別的小朋友每天和小伙伴在一起玩,去游樂場,吃零食吃冰淇淋看電影,自己會不會也想玩”
程夏晏有些疑惑地看著程幼卿“媽媽,他們像傻子一樣,因為那點東西就會滿足,我不會,我覺得他們在浪費時間。”
談完程董事長難得地迷茫。
她把談話的內容跟洛河圖講了,洛河圖也開始發愁。
明確地知道孩子是主動選擇做這些事,她本身就喜歡這些,讓兩個母親更是不知該如何是好。
“我說的吧,太聰明也不是好事,的確太早熟了一點,她從小就不知道什么是單純的快樂,我怕她長大了之后會無欲無求,或者功利心太重,整個人都不快樂。”
程幼卿也是這樣想,而且到底為什么,她和洛河圖明明都已經賺出這么大的家業來,她們的孩子天生愛卷。明明可以做一個躺平的紈绔,和洛河圖的理想一樣。
孩子明明洛河圖帶得多,她一點不學洛河圖身上的松弛感,以六歲短腿之軀一心向往完成體的程幼卿。
這可如何是好。
洛河圖想了想,覺得孩子還小,每天看著她們兩個,程幼卿又是無論外貌氣質還是能力水平都優秀到光芒四射的董事長,孩子會向往也很正常。
她見過更大的世界,更多的人和事,就不會執著于從小就跟程幼卿一模一樣了。
所以她跟程幼卿達成一致,從那以后,更多地帶著孩子出席各種商業宴會,戶外活動,并且計劃抽空出門旅行。
這樣做的直接后果是,程夏晏上小學的第一天放學回家,直白地告訴兩位母親,學校的老師和同學都不太聰明的樣子,她為自己長期在這樣的環境呆著表示擔憂。
是的,她見識得越多,看見的厲害大人就越多,她的目光完全不會在同齡人身上停留。
程幼卿的人生里最大的難關出現了,說難關其實也算不上,目前對于孩子的擔憂也算得上杞人憂天,但這種擔憂不無道理。
按程夏晏這種趨勢,程幼卿怕她將來要么過剛易折,要么達成目的遁入空門。
教育孩子真是門學問,對于她們的家庭來講,孩子傻乎乎倒是好辦,這么聰明實在不知道該往那個方向培養。
洛河圖更是搞了個采訪,問過李白鷺,陳冽,孫一諾,周承歡這幾個學霸,你的童年我的童年到底一不一樣。
幾個學霸表示沒人跟你家崽子一樣。
她們小時候哪知道這么多,只是照常玩鬧讀書上學,一路考到這個分數再畢業的。家長都沒什么數,都是孩子自由生長,學好學壞純看孩子天賦,基本都是天賦加上性格穩定,二觀健全,加上該有的努力,青春期能對自己未來從事什么行業有個大概的想法,就不錯了。
李白鷺更是面色復雜。她的母親對她要求很高,從小就喜歡拿她跟家族里其他兄弟姐妹比,主要體現在對于快樂這件事深惡痛絕,認為小孩如果獲得了快樂,將來就會長歪,在社會上就沒有競爭力。別的小朋友都出去玩她明明作業做完了也不讓她去,讓她抓緊一切時間預習,必須一直坐在書桌前;比如無論她有任何愛好,她的母親都認為與提升成績無關的就都是沒用的愛好。李白鷺長大之后,對單純的快樂有很明顯的負罪感,做什么事都喜歡先考慮值得不值得,而不是喜歡不喜歡。
和洛河圖這邊完全互補且相反,完全沒有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