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向頭道“話是這么說,萬一那兩人真的帶幫手來怎么辦”
“爹你剛剛沒在村頭,村里那群人兇得很,揚言那兩人來一次打一次。”
“就怕鬧到官府去,先前老婆子回來不是說還簽了賣身契嗎,他們真上門來要人,我們根本就說不上理。”
老向頭這話一說,其他三人瞬間臉色發白。
“爹,這可咋辦”
“眼下只能把那掃把星給藏起來,等真的到了那一步,也只能堅持銀貨兩訖,人我們已經給了他們了,至于他們把人弄丟了那是他們的事。”
“可這么一來,村里那些人不知道要怎么看咱們了。”
“這年頭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鬻兒賣女也不是什么稀奇事,這種事在咱們大柳樹村也不是頭一回,李四家不也把那二女兒給賣給了張地主家嗎。”老向頭不以為意道。
“可咱們這是賣給人販子”
“都是賣,有啥不同。”
二房媳婦周氏仍有些不安道“若是他大哥回來,得知咱把梨花給賣了,不愿去充當恩軍這可咋辦”
老向頭一聽,聲音頓時提高了幾倍“他敢”
十幾年前老向頭不小心受了傷,就讓十六歲的向大根頂著充軍,老漢的傷不過養了兩個月就好了,后面也沒把大根給換回來,如今都快二十年過去了,向家的兵役全都靠他撐著。
這也是向家輕易不敢分家的原因,一旦分家,二房三房也沿襲恩軍軍戶,都需要各自派人去服兵役。
“老大耳根子軟,他每次回來不過一兩天,你們軟著性子多哄些好話,至于熊氏那邊,她翻不起風浪,那幾個孩子傻里傻氣不會告狀,這么些年都這么過來了,不也是什么事都沒有。”
“還是爹厲害,有爹在家里坐鎮,咱就啥也不用擔心,只要老大一天不死,就得服一輩子兵役,就算真死了,大牛也該到年紀了,到時候把大牛往軍營一送,又能頂個幾十年。”
即便如此,老向頭還是眉頭不展,道“老二,大郎是念不了書了,二郎跟著老三在城里,我就不再操心他念書的事了。可你這一支三郎和五郎還是得送去學堂,將來若是能高中,就能脫籍不再承恩軍,以后孫輩也能安枕無憂。”
向老二趕緊點頭應道“兒子知道,先前說家里銀錢不夠,如今賣了梨花能有十兩銀子入賬,明年孩子們束脩也有了,就不耽誤事了。”
老向頭嘆了口氣“老三考了這么多年還是個童生,也不知道能不能成,銀子倒沒少花,再這么下去咱們家什么時候才能出個進士,脫籍一事就更談不上了。”
向老二忙道“爹,三郎和五郎自小聰慧,肯定不會讓你失望。”
周氏也連連附和。
老向頭眉頭皺成了個川字型,這種話不僅向老二跟他保證了數回,向老三上次也跟他信誓旦旦地保證,可如今還是什么也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