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敏還是個很有想法的導演的。
在接到這個項目之后,他看過了原版的《無限挑戰》,也和韓國方面的制作團隊交流過。
在此之前,國內絕大部分綜藝節目的目標觀眾,都是青少年群體或者是女性市場。相比之下,男性市場,特別是針對中年男性市場的綜藝節目,卻一直都處于空缺的地位。
這或許是受了那幫互聯網公司的大數據的影響——就是那個很著名的“女人>孩子>狗>男人”的數據。
但事實上,男性在娛樂方面的熱衷程度絲毫不亞于女性。不信可以去看看NBA、世界杯、電競等等男性向的項目,其瘋狂程度絲毫不亞于那些追星的女生。
當然,前提是你提供的內容要讓這些男性感興趣。
而根據心理學方面的統計,男性的審美更偏向于極端,女性向的審美更偏向于中立。
換句人話說,就是如果制作一款女性向的節目,男生大多數都不會太喜歡;但制作一款男性向的節目,女生卻會有相當一部分人能接受。
這就是嚴敏最初構想的時候,為《極限挑戰》定下的基調。
他奔著的,就是要制作一款能適合大部分年齡段,不同性別的觀眾的綜藝節目。
用這兩年比較流行的那個叫法來說,這叫“國民綜藝”。
在他最初的設想里,中國版的《極限挑戰》雖然沒必要像原版那樣選一批專業的綜藝咖——而且客觀來看,這一點也并不太符合國內綜藝市場的實際情況——但仍然大致要符合差不多的人選標準。
而所謂的“標準”,除了綜藝節目必備的諸如“有趣”、“放得開”這之類的要素之外,還得符合:三十到四十五歲之間的中年男性,大部分組建了家庭,觀眾口碑優秀,對生活、人生、社會等等有自己的感悟等等。
這樣的嘉賓選擇,才能最大限度的囊括盡可能多的觀眾市場。
而以這樣的標準來看,“白沐”無疑就像是廣告里那些DuangDuang的特效一樣,嚴敏一開始是拒絕的。
但是怎么說呢,無論是電影、電視劇、亦或是綜藝節目,真正有話語權的始終是出錢的,特別是對于他這種履歷并不怎么優秀的“新人”導演來說。
因此對于鼎盛娛樂的“強制要求”,他除了心里抱怨兩句之外,也說不出什么反對來。
而且話說回來,在他提出想邀請黃博、孫宏雷這種此前從未上過綜藝的成員之后,人家很配合的直接砸錢把人“挖”了過來,這種待遇他還能說什么。
他也只能是多想辦法,如何讓白沐這個乍一看“格格不入”的成員,能更好的融入到整個團隊了。
事實上,今天的這個簽約他其實是沒有必要來的。但為了能在正式錄制之前,先讓白沐理解這個節目的主旨,明白這個節目的氛圍,他這才親自過來找他聊一下。
比他預想的情況要好不少,這個白沐并非那種“金主在身,橫行無忌”的性子。相反,以他的觀感來看,這似乎是個非常好相處的年輕人。
而且,他也并非是那種毫無想法的“傻白甜”。相反,無論是對于節目錄制、還是對于一些社會問題,他都有著自己的獨立思考。雖說難免會有些年輕人的“理想主義”,但也正因此才能給節目帶來更多的熱血和希望。
是的,熱血和希望,這是嚴敏在和白沐聊過了以后對節目新生出的一些想法。一群老油條,固然會讓提高節目的深度,但也正因為如此,他們同樣可能會降低節目的溫度。
沒有溫度的節目,是沒有靈魂的。
莫名的,嚴敏有些期待白沐在未來節目中的表現了。
或許,會給大家帶來一些新鮮的氣息呢。
··········
合約的商談比白沐預想中的要麻煩不少,陳笑、東方衛視、還有鼎盛娛樂的人談了一天,才確定下了最終的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