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自然不可能一次性就完成,特別還是這么復雜的鏡頭。
事實上,這段鏡頭前后總共用了三天的時間,拍了二十多條,才終于完成。
拍到最后一天的時候,吳景基本已經到了體力極限。當最后一條鏡頭通過的時候,因為身上背負的鉛塊過重,他已經沒有力氣再浮出水面了。
好在周圍的海水里的救生員早已準備多時,四五個人一起合作,把他拽了上來。
“景哥,至于這么死磕這段鏡頭嗎?”
看著躺在岸邊簡易支架床上吸氧的吳景,白沐忍不住問道。
“怎么不至于!”雖然面帶疲態,但吳景依然精神高漲地道:“這段鏡頭,我在拍第一部的時候就設想過。只不過那時候技術條件和團隊要求都達不到,所以只能放棄。”
“但是現在不一樣,我們的技術條件已經能滿足拍攝了,我為什么不把它拍出來。”
又吸了口氧氣,吳景調整了一下坐姿,繼續道:“還有,我也是有點賭氣。他們美國人不是說拍不了嗎,誒,我就非得拍出來給他們看看。”
“從今以后,我就可以光明正大的說:美國人拍不出來的片子,咱們能拍出來,這就叫牛逼!”
作為一個從小就世界各地飛,大學又在國外待了四年的年輕人,白沐的民族家國觀念其實已經成熟了許多。
但即使如此,吳景的這句話依然讓他熱血沸騰了一下。
不過,他的性格不喜歡太過激烈的表達方式。因此,他只是笑著點點頭,看向吳景認真的道:“我明白了。”
雖然回答只有簡短的一句,不過吳景還是聽出了白沐潛含的情緒。不過他也沒再說什么,只是伸手拍了拍白沐的肩膀:“好好拍!”
……
“水下大戰”的鏡頭拍了三天,如果再加上之前的準備時間,光是這一段劇情,就用了將近二十天。
要知道,這段在正片里總共也不過五六分鐘。
所以,在接下來的拍攝中,吳景努力的讓劇組加快了進度。
不過話說回來,動作戲向來都難拍,特別是《戰狼2》的劇情幾乎八成以上都是打戲。再怎么加快,進度也沒有提升多少。
雖然劇組才剛開機不久,但電影最后會超出規劃時間已經是可以預見的了。
緊趕慢趕,劇組終于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結束了在大連海灘和港口的拍攝。
來不及休息,吳景留下了一部分工作人員整理收拾,其余的人全部趕往了位于張家口宣化區的廢棄鐵廠。
這里部分廠房進過了修繕和搭景,成為了電影中的“華資工廠”。而第二階段的拍攝,也將在這里完成。
同時,這也意味著白沐要從“制片助理”的職位上暫時卸任,重新開始自己的主演工作了。
白沐拍攝的第一幕鏡頭,就是初次出場時和吳景的對峙。
一身迷彩作戰服,手里端著一把步槍,作為一個軍事愛好者,白沐的打扮看起來像模像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