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標準的好萊塢商業類型片套路,主角的團隊一般都會有幾個固定角色:
有勇有謀的領隊,也就是主角;
負責賣肉或者賣顏的女主,兼職和主角搞搞CP;
博學睿智的前輩,一般會在影片開始或者第一個小**時祭天,用來指引主角;
成熟穩重的隊友,充當劇情工具人;
還有就是一個負責搞笑、緩解氣氛、開啟新劇情的逗比。
很明顯,在《戰狼2》里,白沐的角色“熊孩子”卓亦凡就是那個負責搞笑的逗比。
“玩過這槍嗎?這狼,就是我用這槍打死的!”
“男人,就得玩這個!”
“我不愿意一輩子活在我把的羽翼之下。你看這里多好,有和平地帶一輩子都聽不到的炮火之聲!那是這個世界上最美妙的聲音。”
“等我TM出去了,我TM絕對不會放過這幫孫子!”
雖然話說的比誰都狠,但怎么看,卓亦凡都只是一個充滿了中二氣的熊孩子。
也因此,在工廠的眾人被俘虜,他仍然說著毫無意義的“狠話”時,連平時堪稱舔狗的助理都忍不住吐槽他:
“凡哥,別TM吹牛逼啦!怎么出去啊?再說了,您出去能干什么啊?您會什么呀?”
觀眾對這個角色的印象顯然也是如此,基本上每段劇情他一出現,總會或大或小的引起一陣笑聲。
不過作為角色的飾演者,白沐的看法有些不同。
表面上看,卓亦凡這個角色就是個有些“何不食肉糜”的富二代。向往刺激,向往熱血,向往所謂的自由。
所以他自己在非洲戰亂地區管理工廠,平時喜歡穿一身迷彩服,還熱衷于玩刀弄槍。但其實只是個“銀樣镴槍頭”,一碰上真槍實彈就折了。
但如果仔細看他的劇情,尤其是他在每個選擇前的反應,就會發現,他其實只是個內心溫柔、熱愛幻想、帶點孩子氣卻又充滿責任感的男生而已。
他會因為女主一句“她父親就是被你喜歡的AK打死的”,而站在樓梯上默默反思;他會在有機會逃命的時候,選擇留下來救人。
就像面對那個能一個打他十個的職業雇傭兵時一樣,他雖然心中害怕,但依然勇敢的沖了上去。
雖說沒打得過,被人家兩拳就揍在了地上。但比起那種“平時重拳出擊,出事唯唯諾諾”的人來說,卻也是天壤之別了。
所以,當最后一場大決戰來臨時,他已經飛快的成長起來。在瀕死之境抓住機會,一槍爆掉了那個雇傭兵的腦袋,喊出了這個角色最高光的一句話:
“你媽媽沒告訴你不要欺負熊孩子嗎!”
按照傳統類型片的角度來看,其實卓亦凡這個角色的劇情更符合“男主角”的設定——
出場-鋪墊主題-觸發事件-和反派對抗-遭遇挫折-重新奮起-打翻boss-回家。
很標準的動作片劇情模板。
相比之下,真正的主角冷鋒就少了點“情緒變化”,或者說,沒有成長感。劇情開始時是什么樣,到最后還是什么樣,牛逼了一整部電影。
甚至包括中途的感染病毒,都顯得很雞肋。除了培養了點和女主的好感度以外,沒有任何作用。
不過也沒關系,作為一部商業性的軍事動作片,吳京已經滿足了觀眾對“軍事動作”這兩個詞的所有預想。
影片的最后,還有一個彩蛋。冷鋒的老相好龍小云并沒有死,而是被一伙KB份子綁架。緊接著,熒幕上就出現了一個“《戰狼3》即將來襲”的預告。
顯然,吳京是打算把“戰狼”系列繼續拍下去。
就是不知道這個冷鋒的女朋友,會不會像連姆·尼森的女兒一樣,每拍一部都要被綁架一次。
……
影片結束,影廳的燈光重新亮起。
白沐這會早就松開了胳膊,整理下衣服,和其他主演一起回到了舞臺上。
接下來是媒體采訪的環節。
看得出來,這些媒體記者們的情緒明顯比開場的時候高漲了許多。一聽說可以開始問問題,手舉得一個比一個高。
“請問吳京導演,對比第一部《戰狼》怎樣評價這次的《戰狼2》?”
“請問吳京導演為什么要選擇非洲拍攝?”
“請問吳京導演為什么要在這一部更換女主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