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寧公主是這皇城里現存的幾位主人之一,論起來算是齊子元的姑姑,和其兄長元興帝齊煥一樣信奉道教,甚至終生未嫁。
但不同于元興帝沉迷煉丹修仙,靜寧公主日常只誦經、修行打坐,更不會招一堆烏煙瘴氣的道士進宮。所以齊讓繼位后,雖然驅逐了一堆道士,卻也沒對這位姑姑過多干涉,將她奉養在西南角的壽成殿,素來互不打擾。
周太后倒是和這位年齡相仿的公主關系不錯,時不時地會去探望一二也可能是這皇城里實在沒什么別的樂趣。
齊子元對這位“姑姑”只是聽說,面都沒見過,只能順著問道“姑母身體可還好”
“她耐得住性,沉得住心,身體自然好,”周太后道,“說不定有朝一日真的勘破塵緣,得道成仙。”
她微垂眼簾,語氣里帶了幾分少有的感慨。
齊子元小心地看了她一眼,一時不知道要說點什么。
幾天相處下來,對于這個憑空出現的母后,他還是害怕居多,不管是對方身上自帶的久居于高位養成的壓迫感,還是那一天在這暖閣里表現出的視人命如螻蟻的冷漠。
這些之外,多少有一點現代人對這個十幾歲就進了深宮的可憐女性的,同情。
倒也不是他有什么圣母病,或許就是感同身受
他自由自在地長到了十八歲,直到穿到這里,當了皇帝,才真的體會到什么叫身不由已。
而原本就生活在這里的,一如周太后一般的人,可能都不知道人生原本可以有很多種選擇。
恍神間,周太后的侍女已經帶人端了晚膳進來。
皇家飲食確實精細,但不奢靡,母子倆難得一起吃飯,卻也只是幾道時令的菜式配上糕點和湯羹,只是規矩實在是多得很。尤其因為有周太后在場,齊子元恨不得屏氣凝神,每一個舉動都小心翼翼,生怕被挑出一丁點錯處。
一頓飯倒也吃得相安無事。
食不言,寢不語。因此直到齊子元也放了筷子,漱了口,宮人們收拾了桌案,周太后才又開了口“今日和太傅學了什么”
果然天底下的父母都要問你在學校學了什么,太后也不例外。
齊子元緩了口氣,掃量著周太后的神情,老實回道“大學。”
有個八歲就通讀四書的繼子在前,如預料的周太后并沒有多高興,順手拿起書案上的摹本看了看,而后抬頭看向了齊子元“這是太傅帶來的”
“是,”齊子元回道,“太傅說兒臣的字無形無體,須得多加練習。”
話說到后半句,聲音也低了起來。
意料之外,卻并沒有得到周太后的斥責,她目光還在手里的摹本上,語氣淡淡的“是我當年疏于了對你的管教。不過鄭太傅學識淵博,你現在跟他學起,也不算晚。”
“是”齊子元立刻保證,“兒臣一定盡心去學。”
周太后放下手里的摹本,拿起旁邊齊子元先前寫的字看了看“你繼了位,壓在中書省那些朝務也該拿回來自己處理了,這字練練也好。”
齊子元摸了摸鼻子,應聲“是。”
他說完話,發現周太后又偏過視線,看往那摹本上看了一眼,忍不住問道“母后,這摹本是有什么問題嗎”
“也沒什么問題,”周太后道,“這摹本應該是你皇兄十幾歲時寫的,現在看起來還有不足,不過你拿去臨摹,也算夠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