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世,天氣暖和的地方,水稻是實現一年兩季,或者一年三季的產量,但旱稻的產量雖好,卻只能一年種上一季,兩季都有些勉強了。
但如今最適合大唐的卻也正是旱稻,水稻的話,現在拿出來并不合事宜。
不過事在為人嘛,平常手段不能種植兩季,那她就私底下再補找一二,畢竟自己吹出去的牛,自己得讓它實現。
“一年兩季”李世民現在耳朵里什么也聽不到,就只能聽到這幾個詞。
繞是心如磐石般的李世民這會兒都有些呼吸急促。
已知旱稻畝產在八石左右的如果一年兩季的話那就是十六石
基本這良種一年的收成,就能抵上現在差不多六年的收成
李世民現在激動的恨不得馬上就把手里的良種變成秧苗給種下去
“不知這良種所適應的土地是那種”盡管心里頭激動,但李世民還是沒有昏了頭腦,他需要問清楚這良種所需要的土地和環境還有各種各樣的事宜。
一年兩季的旱稻,他是種定了
不過神女給的種子不多,不知道能不能找神女再賜下一些
魏青衣也沒有為難人,東西既然都已經給出去了,那么相對應的種植方法也沒必要再藏著掖著。
“這良種雖叫旱稻,但也跟水稻一樣,喜歡水,只不過種植旱稻并不需要水田,平時種植莊稼的田地可以,高山深林之中也可以,但種植所需要的土地,必須土壤肥沃、方便后期灌溉。”
“種植過程說簡單也簡單,說困難也困難。”
“種植之前需要先施肥,種植之后,要追肥和灌溉足夠多的水,才能保證旱稻產出的產量足夠達到預期。”一口氣說了許多,魏青衣盡量把許多現代的詞換成太宗皇帝能聽懂的話語。
李世民不敢分心,將神女所說的知識,全部一一記了下來。
“那良種的播種,可是直接種下可需要其他什么工序”這畢竟是神女拿出來的良種,也許它跟普通的凡種種植方法都不一樣呢
這種時候,自然是問的越清楚越好,怕死會惹了神女不快,李世民也要問。
魏青衣有些佩服太宗皇帝的敏銳,真不愧是創建“貞觀之治”的唐皇,連種地方面,都能一舉抓住最關鍵的信息。
這旱稻的育苗方法自然跟普通的水稻不同,只不過吧,種子需要用消毒水浸泡,如今的大唐可沒有這種東西。
一般古代常用的消毒方法就是蒸餾或者草木灰泡水,還有就是雄黃。
如今是用于種子消毒,蒸餾顯然并不合適,那就只能先試試草木灰和雄黃了。
后期不行的話,她再想辦法。
對于拿出消毒水這個選項,魏青衣并沒有考慮過。
種植旱稻,這是個長期過程不可能她每次都要拿出消毒水來,這并不現實。
在那個時代,就要順應時代的發展。
反正方法她給了,具體怎么操作就看太宗皇帝自己了,大唐那么多能人,總有人會研究出辦法來。
她自問不是那種絕世天才,還是不要自己亂出主意了。
專業的事,自然要交給專業的人來做。
“需要先把良種消毒,然后再育苗,育苗的時候,天氣不能太熱,也不能太冷,出苗的時間大概在十五日到二十日左右。”
“暫且就是這些。”
“某多謝神女指點迷津。”李世民真心實意的拜了一拜,心服口服,沒有任何勉強。
“唐皇客氣了。”神女淡淡的笑了笑。
“如今的大唐吾還算喜歡,吾也想看看,這一次的大唐,是不是會有所改變”
“就當是漫長的生命中,吾想走一條不同的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