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魏里老住在春集巷,春集巷的住戶大半姓魏,多為同族人。
明黛找到魏里老家時沒想到他竟已經出了門。
魏里老的妻子已經去世,如今是他大兒媳田氏掌家。
明黛也乖巧,將姜娘替她準備的茶點遞給田氏,說明了自己的來意。
田氏收了茶點,笑著招呼她到屋里吃茶“真是不巧,公爹這會兒不在家,明小姐先進來坐一坐歇歇吧。”
魏里老祖孫四代一大家子的人都住在這一座二進的宅子里,田氏使喚自己還未出嫁的小女兒巧娘倒茶“公爹今早天未亮便被縣老爺差人叫走了,說是要去府衙拜見知府老爺,只怕要明小姐等會兒了。”
魏里老不僅在鄰里中德高望重,便是在知縣那兒都是有幾分體面的,因而田氏說起自己這位公爹時,語氣中也帶了些驕傲。
明黛不由得失望,但魏里老不在家,她也只能耐著性子等,順著田氏的話說“知縣看中魏里老,那是魏里老自己本事大呢”
田氏笑著擺擺手,心里卻也清楚魏里老年過花甲,這些面子也撐不了幾年,只盼著魏里老使使力看能不能在衙門幫小輩們謀份差事。
這些心思暫且不提,她打量著和巧娘說話的明黛。
正是青春的姑娘,又有如此好模樣,若是留在甄家必能嫁個好人家,不過話說回來,她既然放著甄家的好日子不過,又或許是受了不為他們外人所知的委屈。
田氏想起明家剛搬回雙柿巷那會兒,她還在幾戶人家的席面上遇見過她的親母梅瑜。
她原以為梅太太自持舉人太太的身份不愿意和她們這些尋常人家來往,沒想到梅太太竟是個再溫和不過的性子,不管什么樣的門戶下帖子請她,若無要緊的事,她必應下,登門時也一定是禮數周全。
田氏可惜地感嘆,真應了那句好人不長命的老話。
她還有事情要忙,便招呼巧娘來待客。
明黛和巧娘聊得來,也不覺得干等著無趣了。
巧娘十二三歲正是愛漂亮的年紀,她把自己正在做的繡活拿出來給明黛看,她在給她新制的褶裙裙擺上繡些活潑靈動的花鳥,明黛給她挑顏色“裙子是白色的,你用藍色的絲線繡鳥兒。”
“姐姐這個顏色會不會太深”小姑娘見明黛不僅長得漂亮打扮得也好看,就要她幫自己拿主意。
明黛搖搖頭,肯定地說“就用這個。”
巧娘名字里有個巧字,手上功夫更精巧,飛針穿過繡繃,不一會兒一只活靈活現的翠鳥就完成了,就連明黛都驚艷了一瞬,夸得巧娘羞紅了臉。
好在這時外頭又來了客人,打斷了她們的笑鬧。
來人沒進屋,只站在廊下和田氏說話。
“二爺剛從應天回來,這會兒實在抽不出空來看二老太爺和各位叔叔嬸嬸們,等過些日子空暇下來,必會再親自登門拜訪。這些是二爺孝敬老太爺的,還有給嬸嬸
也帶了燕窩吃著玩。”
聽意思,應是哪家的小廝替主子送禮了。
田氏在外面耽誤了好一會兒才回來。
巧娘脆生生地問“阿娘是去看鈞二爺有沒有給隔壁大奶奶家送東西嗎”
田氏臉一沉,唬道“嘖,你這孩子,別胡說。”
巧娘不怕她,好奇地追問“送了嗎”
田氏“嗯”了一聲。
明黛聽著只覺得鈞二爺這個名號十分的耳熟,她突然想起旁人稱呼魏欽的弟弟便是鈞二爺。
她小聲問巧娘“是小梅花巷魏家的鈞二爺。”
巧娘點了點頭。
果真應了明黛的猜想,是一直在應天管理鋪子的魏鈞。
“小梅花巷的魏大伯是從隔壁大爺爺家過繼去的,后來大爺爺又想讓魏大伯也過繼一個兒子回去,全當彌補這些年的父子情誼。”巧娘隨口說著閑話,“為著這些,當時咱們春集巷和小梅花巷鬧了好一陣兒熱鬧呢”
為了償還生恩,魏大伯也同意過繼一個兒子回去,可過繼誰又是個難題,“我阿娘說兩家原是商議好了過繼欽大爺的。”
明黛眼睛都瞪圓了,魏欽既是長子,又年紀輕輕中了進士,怎么會過繼他。
“后來出了一些事情,大爺爺家又想要鈞二爺了。”巧娘說的含糊。
出了一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