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底了,瓜子廠交了九百斤貨,學校蓋好,縣里等于多了十幾個工作名額。
雖然學校在鄉下,但是距離縣城只有十幾公里,有班車有拖拉機隊每天往返,報名的老師還挺多,具體人數,要看這次秋季招生有多少孩子。
本村和附近幾個村莊的適齡孩子基本都報名了,姜美心給小西和小北報名。
初一湊夠了兩個班。
縣里給了壓力,說最好能開三個班。
姜美心提議道“學校的老師要吃飯,我建議弄個食堂,這樣遠一點的孩子也能來上學。”
食堂不盈利,飯菜賣便宜點,還能解決三到四個勞動崗位。
在學校食堂上班,也計一個滿工分,村長把這幾個崗位給了家庭困難的。
姜美心和瓜子廠的員工說“蓋學校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們多讀點書,你們出去收瓜子,多宣傳咱們村的學校。”
大家答應了,幾天的時間,學校又多了幾十個報名的適齡孩子。
有人找秦家老二、老三打聽,“你大嫂子把配方給你們,把向東弄去了拖拉機隊,她親生的向南卻下地干活,你家大嫂子心里想什么呢”
老二老三才不上當,干嘛打聽大嫂家的事。
“我們也不知道,要不你去幫我們問問”
誰愿意多這個事呀,閑聊罷了。
開學前一天,姜美心從潘大娘家拿回四套衣服,小西和小北一套,小南兩套。
謝春梅正在給兒子長豐準備帶去學校的糧食和衣服,看那新衣服眼熱,商議道“小南和長豐的身量差不多,大嫂,你借套新衣服給我,年底我就還你七尺布料。”
姜美心道“前幾天娘就說過,讓你別摳門,扯幾尺布給長豐做衣服,你自己小氣,怎么好意思借我的。”
謝春梅羞惱的很,跑回家和徐老太求個公道,“娘,這次不是我找事吧,又不逢年過節的,她給向南做新衣服,那下地干活能穿嗎”
徐老太說“你大嫂要向南去念書。”
謝春梅怔了一下,隨即想明白了。
“高中要考的,大嫂是走了縣長的關系吧,娘,我聽到有人傳大嫂和縣長走的太近了,縣長可是有老婆的,您真的要約束大嫂,鬧點事出來,全村跟著丟臉。”
徐老太心里打鼓,她想過的,老大媳婦要改嫁,老秦家不會攔著,但有老婆的男人絕對不行。
她瞪一眼老三媳婦,“你就不能盼你大嫂點好”
謝春梅“那娘說說,憑本事考上的高中,向南為什么能去,他又沒參加中考。”
徐老太說不上來。
姜美心家里,分完衣服,老三和老四開心的同時疑惑,“娘,二哥為什么有兩套新衣服呀”
“因為娘要你們二哥去做一件他害羞的事,多給一套衣服哄哄他呀。”
姜向南心疼的很,“娘,下地也穿不上這樣的好衣服。”
姜美心道“從今天開始,你不下地了,去上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