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神聆和司湛拿起青花瓷杯,跪地向他們敬茶。
敬茶后,皇上高興,賞賜瑾王良田若干,還將萬壽節各地上貢的珍寶賜了一部分給他。
司湛的俸祿和祿米在皇室宗親中已是最高,過往他吃穿簡單,王府里奴仆也很少,他留了一些自用后,其他的銀兩都如水般灑了出去。
那些銀子多是用于賑災濟民,但也不是用的他的名義,有時他是借母后之名,有時他是借渡厄大師之名。
“謝父皇恩典。”司湛想,如今成家了,以后錢財如何使用,便交給神聆做主吧。
皇后對劉嬤嬤招手,劉嬤嬤和宮女們端上來若干托盤。
皇后起身,打開一個掐絲金嵌綠松石首飾盒,取出里面的金點翠嵌珍珠花葉蝠紋簪,她將簪子插進江神聆的發髻中,溫和道“這是太后在本宮成為皇后時,賞賜給本宮的,本宮一直愛惜得很,如今轉贈于你,愿你與湛兒相敬如賓。”
皇后指著十來個托盤里的金玉珠寶,“這些是本宮賞賜你的。”
江神聆笑著謝過。
皇上坐了片刻,說政事繁忙便擺駕離去。
皇后留司湛和江神聆去鳳棲宮用午膳。
到了鳳棲宮,院中清冷,百花凋謝,唯有梅花含苞待放,一眼望去院墻邊全是白色的花骨朵。
江神聆駐足多看了一眼滿園梅花,她想起前生自己住進鳳棲宮后,她討厭白梅,將它們全部鏟了,換成了紅梅。
司湛看江神聆愣神,“你喜歡白梅”
江神聆道“不喜歡。只是院中百花凋謝,看著有些清冷,我一時感懷。”
她話音剛落,鳳棲宮門口聽到一聲清脆的感嘆,“瑾王妃真是個多愁善感的妙人啊。”
江神聆肅了面色,轉身看向她,“和淑郡主。”
皇后娘娘先一步進了鳳棲宮,她坐在正殿的主座上,看到陸珈謠來了,她心里升起些許的煩意。
和聰明人說話要耗費腦子,和蠢人聊天,只覺疲憊不堪。
但今早陸珈謠遞牌子求見時,皇后也沒有拒絕。
恭王在萬壽節后便離開了京都。
對于皇上要留下他子女一事,恭王沒有過多置喙,只向皇上皇后道謝“吾常年征戰沙場、公務繁忙,對子女疏于教導,能將他們留在京都,由皇后娘娘親自指教,吾感激不盡。”
“還望皇后娘娘不要念在他們年幼而對他們太過縱容,若犯下錯誤,該打便打,該罰便罰。”
恭王如此懂事,皇上便笑道“那便讓和淑在皇后膝下聆聽教誨,過兩年及笄之后。”
皇上拍了拍恭王的肩膀,“朕與你便成為了兒女親家。”
恭王連忙跪地磕頭,“皇上抬舉吾了。”
雖然皇上軟禁了恭王的子女,但皇上還要恭王替他鎮守西南,在沒有做足萬全準備時,他沒必要對有功之臣太過苛刻。
恭王的子女只要不離開京都,在京都里隨意玩樂是允許的。
陸珈謠的兄長這些時日便和京都的紈绔們玩在了一起,斗雞賭博,宿醉青樓。
皇后心里對這個太子妃萬般不滿意,但只能忍下怒意,笑著接受了陸珈謠時時來鳳棲宮叨擾。
陸珈謠笑著對司湛和江神聆說“這么嚴肅干什么,一看到我,你們兩個便沉著一張臉,好像我得罪過你們似的。”
她可真是健忘,江神聆看著她,面無表情。
劉嬤嬤在殿門口招呼道“皇后娘娘問,郡主、王爺和王妃候在院里干什么呢,外面天寒地凍的,快進殿里來喝茶吧。”
江神聆看到陸珈謠便想到司洸,面色更不好了。
陸珈謠往江神聆身邊走來,想親切地挽住江神聆的胳膊,“過往是我誤會你了,以后我們可是妯娌,用得著這樣怒目而視嗎”
司湛看江神聆冷著臉,他冷冷地掃了一眼湊上來的陸珈謠,“郡主止步。”
又對江神聆說“我去給母后說一聲,我們回府用午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