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殿后,江神聆取下狐裘、袖筒,把手中的湯婆子遞給宮女,跪下向太后行禮。
殿中有經久不散的沉悶藥香,博古架上的金玉擺件似乎都沾染上了藥氣,透著干黃的色澤。
前生江神聆頻繁出入鳳棲宮討好皇后時,太后身體已經不大好了。
太后很少出席宮中的宴會,江神聆總共只見過太后一兩回,她行完禮后,抬頭看向太后。
太后已過古稀之年,久居病榻,白發隨意地挽在一旁,眼中流露出渾濁的光澤,“免禮。”
顏嬤嬤看向司湛,“王爺怎么這么晚過來,太后剛服下湯藥,準備就寢了。”
司湛對太后道“孫兒想祖母了。”
太后招呼他到近前,“看你把孫媳婦折騰的,她大半夜冒著雪跟你過來,晚膳都還沒有用吧”
“是。”司湛把江神聆也叫過來,一起坐在太后榻前,“餓著肚子,等祖母賞頓吃食。”
太后難得地大笑起來,“哪有你這樣做丈夫的,把媳婦帶到祖母家中討吃食。”
司湛淺淺笑了一下。
江神聆不好意思地說“太后娘娘,是我想見您一面,答謝您的相助。”
“看看,媳婦還幫你解釋。”太后對顏嬤嬤吩咐,讓小廚房做幾道可口的菜肴送來。
太后想到湛兒新婚便來看望自己,心里感動,便留他們在一旁飲食,她在榻上看著孫子和孫媳婦,好與他們多說幾句話。
不時,膳食端來,江神聆和司湛坐在床邊的小幾上用食。
江神聆記得前世的今夜太后便與世長辭。
當時宮中太醫說,太后久病不愈,在初雪之夜熬不住寒冷,撒手人寰。
江神聆晚膳時一直在偷偷打量太后,她發現太后精神尚可。
雖然太后說幾句話便會咳嗽幾聲,臉上滿是病弱的憔悴,卻也不像是病入膏肓之際。
難道是她記錯了太后仙逝的日子嗎
她只記得那時候她已經嫁進東宮,洞房花燭夜后司洸就代替圣上親征叛軍。
她日夜在東宮擔心司洸,偶爾進鳳棲宮給皇后問安。
太后到底是不是今夜去世的,她如今也不敢肯定了。
她今天急著催司湛來,就是怕司湛沒有見到太后最后一面,以他的性子,若是知道太后病重即將離世之時,他還在床笫間和她行周公之禮,日后心里定會自悔不已。
她不想他難過后悔。
太后看著孫子與孫媳婦,心情愉悅,甚至難得地也用了一碗南瓜小米粥。
顏嬤嬤看太后能喝下一碗粥,眼角笑出深深的皺紋,“瑾王妃,日后多來看望太后吧,太后喜歡你。”
江神聆應下。
晚膳后,宮人端走餐盤,又端上六安瓜片給瑾王、瑾王妃消食。
太后命顏嬤嬤拿出一對珍藏的點翠金步搖給江神聆,江神聆笑著接過,再次答謝太后。
司湛看太后困乏了,正欲開口離去,江神聆看了他一眼,搶先開口道“太后娘娘,雪天路滑,回瑾王府還要半個時辰,我不想走了。”
司湛看向江神聆,眸中浮起一點驚訝。
顏嬤嬤說“瑾王之前便住在偏殿,那兒王爺用過的器物都是現成的,王爺、王妃留下過夜吧,明早陪太后娘娘用完早膳再走,你們在,太后心情好,才能稍微多用一些。”
司湛雖不知道江神聆為何如此,但點頭道“天黑了,路不好走,外面風大容易受涼,祖母留我們住一夜吧。”
太后慈愛地看著江神聆,“孫媳婦有孝心,湛兒有福氣。”
江神聆行禮告退,宮女打開宮門,寒風撲進來,顏嬤嬤立刻道“快將門關上。”
走在殿門外,宮女打上油紙傘送他們去偏殿休息,江神聆停下腳步問宮女“太后要歇息了嗎”
宮女答“是。”
“殿中只留顏嬤嬤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