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期間她又不需要每天去學校,最近剛入職,負責的都是新建實驗室之類的雜事。
忙過這一陣,她父母也回了北陽。
這天晚上,一家三口終于團聚,溫父溫母都不會做飯,叫了附近餐廳的外送,滿滿當當擺了一桌。
吃飯時,溫父問“今年農大是獲批了二百多個國自然基金項目吧”
溫書瑜回答“二百五十六項,其中大部分都是生物學院中的。”
陳敏點點頭“植保確實不太容易。不過希望還是有的,看看有什么前沿一些的選題。”
課題的事聊了大半天,陳敏換了個話題。
“書書,現在畢業了,找男朋友的事也放在心上。雖然不著急,但平時也記得多留意著。”
溫書瑜聽到,這才想起她之前說過要多聯系的陸知讓,表情凝滯住。
前段時間剛入職,她向來慢熱,適應新環境耗費很大心力,把相親的事都全然忘記了。
陳敏看出她的不對勁,笑問“已經找到了嗎這孩子,也不跟我們說。同學還是同事,家里做什么的”
溫書瑜撓撓頭,不太自然地說“也不算是男朋友就是一個比較合適的相親對象。之前吳老師介紹認識的。”
溫父在對面點點頭“這樣好,我和你媽當年就是導師介紹認識的。”
陳敏問“是誰啊”
溫書瑜大概介紹了一遍陸知讓的情況。
陳敏跟溫父對視一眼,回憶著說“路康藥業,你爸是不是認識他們家的人”
溫父也思索了一會兒“好像是,路康的創始人是我爸老朋友。很早之前聽他提過一次。”
溫書瑜的祖父也是大學老師,而且是最早一批留學生。
那個年代科研人員很少,溫爺爺一直在北陽大學任教,直到前些年退休,搬去郊區安靜的小院子獨住。
溫父拿起手機“那這不是巧了嗎,我打個電話過去問問。”
這一問才徹底清楚,陸知讓的祖父,也就是路康集團的創始人,年輕時和溫書瑜的祖父是同學。
只是當年通訊不發達,后來陸知讓祖父選擇從商,溫書瑜的祖父留校任教,才漸漸斷聯。
掛斷電話,溫父笑說“你爺爺要去找陸爺爺了,書書,你問小陸要個電話。”
莫名就變成了祖父輩的關系,溫書瑜腦袋還沒轉過來彎,懵懵地點頭,拿出手機,打開陸知讓的微信,編輯消息。
溫書瑜陸醫生,冒昧問一下,你爺爺的電話是多少
對面估計是正在看手機或電腦,很快就回復。
陸知讓
陸知讓我爺爺
溫書瑜對。
她又簡短地把剛得知的這層關系轉述一遍。
溫書瑜你也可以先跟你爺爺確認一下。我爺爺叫溫仁維。
此時,陸知讓正在家里看幾家寵物醫院的月度總結。
一個多月沒聯系的人突然給他發消息,他反復看了兩遍,遲疑著從通訊錄里找出爺爺的電話,撥過去。
陸老爺子退休很多年,已經不過問集團的生意,日常就是在家陪陸奶奶種花養草。
上次過去時,兩個老人家居然已經在陽臺上種出了西瓜。
幾聲之后,電話接通,陸爺爺問“小讓,怎么這么晚打電話”
陸知讓不想打擾老爺子睡覺,開門見山“爺爺,您認識一個叫溫仁維的人嗎”
他一字一頓地說。
陸老爺子安靜兩秒,揚聲說“認識,小時候我們住一個院里,大學還是同學呢,當年我們關系可好了。誒喲,這有好多年都沒聯系了,也不知道他現在在哪。”
陸知讓揉揉眉心。
沒想到世界這么小。
陸知讓“那我把您的電話給他了,他好像是有事想聯系您。”
陸爺爺“等下,你是怎么找到老溫的”
陸知讓緩慢地介紹了溫書瑜的情況,包括他們被牽線介紹相親的事,以及剛才收到的消息。
電話里,陸爺爺笑起來“好小子啊,我算是聽明白了。你在跟老溫他孫女搞對象是不是現在老溫知道了,要過來找我算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