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多方匯總的消息來看,大離王朝公開宣傳的40萬大軍,實際作戰部隊不會超過二十萬,甚至可能更少。底層士兵的整體實力在通力境后期和開元境之間,在現代化的武器面前跟普通人并沒有任何區別。
但從千戶起,高級將領的實力就能對共和國的士兵造成一定威脅了。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力量有三支:四大派中天策府弟子組建的三千天策軍;來自淮州的三萬淮州步軍;以及從晉州邊境抽調的一萬邊軍騎兵。尤其是這一萬晉州鐵騎,長期跟北方草原的鐵勒人對抗,領軍的軍團長有著先天初期的實力,絕對是十五萬大軍中戰斗力最強的一支部隊。
當然,晉州鐵騎的“厲害”,是相對于同時代的其他軍隊。
在共和國參謀的眼中,反而是天策軍威脅最大。
他們人數雖然少,只有區區三千人,但平均實力卻是最強的,氣海境武者比比皆是,后天境的高手也不少見,可能還有不止一位先天強者帶隊。
若是被這些高手僥幸靠近偷襲,那即便是現代軍隊也要損失慘重。
基于以上這些情報,具體的作戰方案就有了。
參謀部提供的1號方案是直接派空軍轟炸,根本不等敵人靠近一千公里,將他們在半路上就炸的潰不成軍。在大離王朝軍隊完全沒有制空權的情況下,共和國的空軍單方面吊打對方。根本不用最新的隱轟出手,哪怕飛豹或者強五這種老將都能拉上去舔地。
這是唯一能保證零傷亡的方案。
至于其他備選方案就多了。
有遠火洗地流、有99A和武直騎臉流、還有戰術核武和中子彈教做人流……
“你怎么看?”
斐康上將心中似乎有了定計,但并沒表態,而是將報告扔給了跟隨增援部隊一起前來的東部戰局副司令員甘偉民。
“我沒什么看法。”甘偉民很干脆的道:“中央說了,調子定下來后,具體怎么打你說了算,我們就是前來幫忙的。”
“候大校,你呢?”斐康又看向了老熟人侯光遠。
侯光遠隨意翻著報告,態度很無謂:“照我的意思,當然是規模怎么大怎么打,讓敵人長驅直入,在他們氣勢最足、兵鋒正銳的時候,迎頭痛擊。什么主坦啊、遠火啊、重炮啊、武直啊、云爆彈啊……能用的都用上,一場戰斗直接讓敵人絕望。這樣效果最好,也能讓大離王朝的皇帝徹底死心,省得敗了一場還想當賭徒,調集更多部隊強行再來送死。”
不過這樣做也有缺點。
把敵人放近了,難免給大離王朝的頂尖高手近身的機會,很難做到零傷亡,需要動用的陣仗也大了些。
相比之下,參謀部的一號方案最省事。
就看斐康自己怎么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