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清揚雖說醫術平平,但至少年資高,為人和善,見誰笑三分,廠領導們看在清老爺子的面上也很照顧他,拿的是八級主任醫師的工資115塊,可是整個大院頭一份
清慧慧最開始拿的是八級辦事員工資,33塊,這幾年她也不愛學習,不喜歡考試,同期跟她進去的都考到六級辦事員了,她還只是憑著老清家所剩不多的面子和高中學歷勉強搭上一個七級辦事員,工資三十七塊五。
三十七塊五,要養三張嘴,還都是以前大手大腳習慣了的“敗家娘們”,日子確實艱難。
“慧慧真可憐,自己還是個大姑娘,就要養小姑姑。”有人弱弱地說了一句,其他大媽們紛紛點頭贊同。
“以后找對象知道她帶這倆拖油瓶,估摸著,懸。”
“清音啊,不怪大媽多嘴,你要是體諒你侄女和嫂子,這學就別上了,反正你以后也是要嫁人的,學那么多又不能考大學。”
清音沒說話,只是把說這話的人記在心里。
她始終堅信,凡是勸女孩別讀書,說女孩讀書就是浪費的人,無論男女老幼,都他媽不是好東西。
原主不問世事,至今仍是小女孩心態,還總跟大院里七八歲的小丫頭片子們一起玩過家家煮飯飯,除了懂禮貌會喊人,這些大嬸大媽們什么德行,誰跟誰好,誰跟誰打不攏,誰家跟她們家有仇,她壓根就不知道。
真是個傻白甜啊。
心里把這些人的言行捋了一遍,清音刷好牙,洗好臉,回屋。
清音是誰啊,既然已經確定回不去了,那她目前最要緊的就是保命,能多收集一些信息,說不定到時候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一直都是靜靜地聽著。大家對于她的反常也只以為是突逢變故導致的,沒有多想,說啥都不避諱她。
原書中,清音不是毫無鋪墊忽然被炮灰的,幾個重要節點她都記得,先是高中退學,然后工作被搶,不得不下鄉,再是嫁妝被借,房子被賣最后慘死街頭是八十年代初期,這幾年時間足夠她想辦法保命了。
目前看來,大院里的人都是同情清慧慧的,背后給她出主意,讓她勸小姑姑退學的人很多,所以書中的清音也被眾人洗腦,覺得是自己拖累了侄女,為了不讓她太辛苦,主動提出退學。
卻沒想到,父母當年留給大哥大嫂一家的,已經足夠養活她一個小姑娘了,她壓根就沒吃誰沒欠誰。
后來,因為大哥留下的工作被戀愛腦給了男主三姐,清音沒有高中畢業證無法參加臨時工招工,她只能下鄉當知青。
在鄉下的幾年里,清慧慧除了要動她嫁妝的時候給她寫過一封信,從沒去看過她,過了最初的半年后也沒給她寄過一分生活費,任由她在鄉下自生自滅。
你就說吧,一個年僅十八歲的,無父無母的,長得漂亮,又人畜無害的城里小姑娘,在人生地不熟的鄉下,過的是什么日子,原書沒有詳細介紹,但三觀正常的讀者都能猜到。
所以最后小姑姑死的時候,很多讀者才會炸裂。
清音想到那個情景,心里的氣又來了,戀愛腦,給我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