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啊科室還能有比老張那家伙早的”
“陶英才呀。”
眾人大驚,一副見鬼表情“他”平時都是愛來不來,即使來也是睡夠才來,今兒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不成
眾人到了科室,白大褂都顧不上穿,先去號床,剛到門口就聽見里頭傳來歡聲笑語。
“你真是的,我不就住幾天院嘛,你還把大家伙都叫回來干啥,讓他們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別耽誤了。”姚老太雖然嗔怪著,但遠在外地的外孫外孫女們回來看她,她聲音比往日都大,生怕其它病床的老太太們聽不見似的。
別看她這幾天一直吐,但她不聾,這些老太婆們都說她家孩子不孝順,住院這么久一個來探視的都沒有,哼
“哎呀媽你好好的養著,前幾天他們就要來的,是工作上有事走不開。”其實是自從前天簽病危通知單后,她就連忙打電話讓外地的孩子們都回來見姥姥最后一面。
她的孩子們,成年的外地上班,十幾歲的在鄉下當知青,回來一趟也不容易,不年不節的接到電話說是姥姥不行了,就是天大的事也得趕回來啊
誰知到了病房一看,姥姥正端著一碗大白米飯吃得賊拉香
大夫們親眼看見老太太不僅吃大白米飯,還吃了一碗蒸雞蛋羹,不僅沒吐一口,還直呼不過癮,這下是終于信了,清音這實習生,有點東西。
清音也沒說錯,當天再復查電解質,各項數值就基本正常了,腿上水腫也消了。
科室為此又開了一場討論會,決定天后如果沒什么不舒服就能出院,然后又讓科室負責特殊病案整理的人把這事記錄下來,從老太太入院到出院,經歷什么樣的治療,什么樣的討論,尤其是最后清音破釜沉舟力挽狂瀾這個過程,必須一字不漏記錄下來。
可大家都是西醫,壓根不懂她說的那些中醫理論,干脆就把這項艱巨任務交給她,讓她好好的用大家都能聽懂的話,將整個思路過程寫下來,以供大家學習,以后要是遇到類似病例還能找找靈感嗯,要是放后世,高低還得整篇sci。
姚主任雖然沒在現場聽過清音的據理力爭,但她知道自家老母親能撿回一條命全靠清音,當然是又送東西又送飯的,承包了清音好幾天的伙食。
她也不吃獨食,水果都會分給大家伙,雖然每個人分不到多少,但卻實打實的提高了她的口碑。現在整個內科說起清音同志,那都是要豎大拇指的,不僅人品好,還醫術高,膽子也大,連病危的老太太都能救回來。
倒不是大家這么閑的每天說閑話,而是姚老太,自從出院后,她每天都來醫院門口的小廣場上打太極,逢人便說她的病是在醫院治好的,醫生是一個姓清的小大夫。老年人嘛,也閑不住,聽說能從閻王爺手里搶人,頓時都想來看看,于是護士臺被問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們清音大夫在哪里”
在哪里呢,當然是在陶醫生的“主任辦公室”咯。
自從姚老太出院后,陶英才就以大辦公室人多坐不下為由,將清音叫到自己辦公室。
現在,清音坐在背門的地方,與他相對,大眼瞪小眼。
她努力想要找點話題,可陶英才不是打呼嚕就是打酒嗝,有時候還放屁磨牙,她都是揪兩坨棉花塞耳朵里才行,不然看書都看不進去。
陶英才也不知道是想試試她,還是想偷懶,那兩個病人被他要回來,扔給清音,“你去看吧,別把人治死了。”
清音“”她都早就把情況背下來了好嗎。
每天早上查房,了解情況,該加藥的加藥,該減藥的減藥,該出院的出院,頂多半小時就把一天的活給干完了。
當然,陶英才也不是完全甩手掌柜,因為她發現每次病歷夾子好像都換過位置,肯定是被他看過的。
這個老陶,應該是有點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