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他前幾天發燒,應該是淋巴結發炎了。”
陳慶芳點點頭,“上次去省醫院看大夫也這么說,平時我們也很注意,但還是時不時要發一次,一發就要請假,功課也落下不少。”
“奶奶,我會努力,努力追上去噠”小家伙捏著拳頭,信誓旦旦地說。
兩個大人都笑起來,他因為以前的經歷,錯過了最好的啟蒙時段,現在上幼兒園只能勉強中等,但陳慶芳對他要求嚴格,親自教導,慢慢也都跟上了。“好好好,咱們童童很厲害,以后一定能有出息。”
清音一邊笑著,一邊逗著他說話,順便給他量了個體溫,發現還有低燒,“他們這個年紀很常見,記得飯后半小時不要做劇烈的跑跳運動就行,先開兩劑小柴胡吧。”
沒開西藥,陳慶芳很意外,她以前帶童童爸爸的時候也發生過,“不開點西藥,抗菌素什么的”
“不用,小孩生長發育迅速,很常見的,只要加強鍛煉,營養跟上,慢慢長大就好了。”她的原則是能用一種藥治好就只用一種藥,絕不多加。
陳慶芳見她說得稀松平常,不由得心里一動,忽然話鋒一轉,“那好,反正要等抓藥你也沒事,陪我去下面走走吧。”
清音一手牽著童童,一手拿著一個紙飛機下樓,樓底下停著一輛非常罕見的黑色小轎車,陳慶芳將車門打開一條縫,“外面怪冷的,上車說吧。”
沒想到,后排座位上,居然坐著一位老人,正在看報紙。
“陳專家您好。”自從猜到他的研究內容后,清音愈發肅然起敬。
陳專家放下報紙,摘下眼鏡笑笑,伸出一只手,“小清同志,慶芳同志就是大驚小怪,還驚動你。”
司機已經很自覺的帶童童下車玩,找了個視野開闊的地方,保證既能防著有人偷聽,又能看著車子。
清音要是還沒琢磨出來就是傻子了,剛才陳慶芳帶童童去找她,其實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幫陳專家看病才是真正目的。
“您哪兒不舒服”清音收斂神色。
陳專家卻只是淡淡的笑笑,“我也說不上來,你從脈象上能看出什么”
清音知道,這就是對自己的真正的考驗來了
有些不信中醫的人,即使勉強來看中醫,其實也是相當不配合的,你問他哪兒不舒服,他不會說,只讓你把脈看,讓你猜,“猜”對了,他才勉強接受讓你看診,要是“猜”錯了,那就是不信中醫的另一條佐證。這在中醫的行話里,也叫“亮山門”。
但她相信,陳專家這么睿智的科學工作者,應該不會全盤否定中醫,他是真的想看看自己有多少真本事。
于是,把脈的時候,清音就更認真了。
常規的診脈方法主要看寸、關、尺三部,以及浮、中、沉三侯,所以又叫三部九侯,再加上力道和部位不同,分別用舉、尋、按的方式來探索,感受應指力量,從容得出判斷。
往常清音把脈,每只手也就一分鐘左右,但今天,她把了三分鐘,眉頭緊皺。
陳慶芳見過她給其他人看病的情形,也發現不一樣了,連忙問,“怎么了小清”
清音搖頭。
可換另一只手,依然是皺眉,陳慶芳不由得緊張起來,終究是革命情侶,是并肩作戰過來的,感情非一般夫妻能比,“小清是不是你陳伯伯哪兒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