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該是多么的氣候宜人,多么的賞心悅目啊
難怪后世的富人區都集中在西城這一帶,有錢人是真會享受。
清音想著,很快來到西山腳下。
西山療養院建在半山腰,最初是為了方便老干部們欣賞風景,山腳下也是著名的長壽村長壽鄉,這兩年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前來修養的老干部越來越多,寬闊的大馬路直接修到療養院門口。
清音順著馬路往上,能明顯感覺到路上的小汽車更多,除了紅旗轎車,還有軍用吉普車,以及一些國營大廠才能見到的捷克面包車。
到了療養院門口,守衛也比一般醫院森嚴得多,清音年輕,穿著也干凈,門衛并未多問,她也大大方方推著車子走進去。
療養院分成三個部分,前院是門診和住院樓,就是普通醫院的結構,規模卻比區醫院大得多,中院是住宅區,全都是紅磚獨棟小別墅,栽花種草青石板,一看就是級別很高的領導才能入住的地方,隱約還能看見一些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員進出,這是直接上門診療服務。
后院清音看不見,但應該就是一些花鳥魚池小公園之類的,休閑娛樂的場所,那里靠近山頂,視野極好,空氣也是極新鮮的。
清音正在門診樓門口看著,忽然一個戴紅袖章的老頭叫住她,上下打量,心說這丫頭片子也不像是來看病的啊。
“干啥呢,看病在前面。”
能來西山療養院的,都得是一定級別的干部和家屬,年輕人誰來這兒看病除非,是誰家保姆。
“你哪個病房的保姆住院樓在前面,這里可不是你一保姆能來的地兒。”雖然長得漂亮,但穿著樸素,也沒穿著護士服,這不妥妥的保姆嘛。
清音一噎,正想解釋,“我不是來看病”
話未說完,就見不遠處一輛黑色的紅旗小轎車“呲溜”一聲快速沖進來,留下一聲刺耳的剎車聲,然后司機和一名穿花衣服的年輕婦女迅速打開車門,“大夫,大夫快叫擔架”
紅袖章老頭是見過世面的,立馬點頭哈腰跑過去,“得嘞,領導您稍等,擔架,老王快抬擔架”
一時間,院里幾名保安又叫來幾個穿白大褂的,抬著擔架,拎著吊針瓶往這邊沖。
這架勢,估計是要搶救什么危急重癥病人,清音知道這種時候湊熱鬧就是給醫護人員添麻煩,所以壓根沒打算往前湊。
她本來想直接出門,去約定好的飯店等蘇小曼,可眼神不經意間,看見一名臉色蠟黃的老年人被抬上擔架,她的腳步下意識就慢下來。
人她沒見過,也不認識,她只是出于醫者的本能,想看看他是什么情況。畢竟,雙眼清明,意識清晰,有自主呼吸,甚至走路都沒問題,還能訓身邊人“大驚小怪”的,就是外行人也知道他的病情絕對沒嚴重到要就地搶救的地步,陣仗為何如此之大
很快,大夫護士七嘴八舌哄著,把老人抬上擔架,司機不知道低聲說了什么,那紅袖章老頭愈發點頭哈腰,“好嘞
,我這就去找領導。”
想著,清音愈發不急著出門,就在門口花壇邊上站著,融入到圍觀人群中。
想看老胡十八的穿成戀愛腦女配小姑姑嗎請記住的域名
看不出來,那紅袖章老頭五六十的年紀了,腿腳居然出奇的快,才將半分鐘時間,就領著幾名穿著干部裝的中年男人下來,一個個簇擁上去,對著擔架上的老人噓寒問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