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音主動找到林莉,問她是不是有衛生廳調動這回事。
“你知道了我們還想多留你段時間。”
“我不會走。”
林莉一愣,掐了自己大腿一把,“你說什么”
“你知不知道,省醫院給的條件有多優厚,他們說只要你愿意去,他們直接給你跳級升副高職稱,這可是特事特辦的待遇,還要為你專門開設一個中醫專科門診,掛號費都是老專家級別的。”
清音現在還只是初級職稱,因為還沒到考中職的年限,普通醫務工作者都是一年年熬上去的,省醫院直接給她副高,這根橄欖枝實在是太粗了呀
“更別說單獨開設專科門診,這不正是你一直想做的,發揚中醫,光大祖國醫學嗎”有了這么高的平臺,病人數量門診量是幾何倍數的增加,她的臨床經驗將迅速積攢,醫術也將得到很大提高。
這些,都是書鋼一個小小的衛生室給不了的。
清音卻搖頭,“不管他們開什么條件,我都不會離開這里。”暫時,目前不會。
她就是在這里有了小魚兒,這就是她的第二故鄉。
“這是我閨女的故鄉,在她想離開之前,我都不會離開。”
將來有那么一天,她的小魚兒羽翼豐滿了能振翅高飛了,她飛去哪兒,自己這做媽媽的就在原地目送著她,等她累了,隨時能找到回家的路。
而從現實的角度考慮,她是個事業腦,喜歡自已一磚一瓦干事業的感覺,去了大二甲,各種規章制度管理嚴格,她沒有這么高的自由度。省醫院對大部分沒去過的人來說或許有吸引力,但清音上輩子可是在里面待過很多年,最終不顧科室挽留主動離開的,早就厭倦了那種天天待在病房寫論文考職稱的日子。
重活一次,她想走一條更有挑戰性的路。
林莉久久說不出話來,最后在確定她真的不會離開之后,立馬樂顛顛去找廠領導,順便把清音留下的條件說了。
是的,清音內心不愿走,但她也想借此機會跟廠里提幾個要求,首先就是衛生室規模還得擴大,按照現在的病人規模,以后只會更多,她一個人壓根顧不過來。
秦解放雖然跟著她學了一年,但還是欠點火候,離獨立上門診還差點時間,但這么多病人全靠她一個人撐著也不是事兒,她以后還想盡量恢復正常生活,多陪陪孩子。
那么,要是能給衛生室增加幾名醫生,她的擔子就能輕很多。
“還是那句話,中醫分科沒有西醫那么精細,但凡是學中醫的,內外婦兒骨傷都能看點,我能看,比我有經驗的醫生更能看。”她并不想一家
獨大。
“你的意思是,咱們再招幾名中醫,招多少上哪兒找這么多技術成熟的醫生”一般有經驗的都有固定工作單位,書鋼名不見經傳,人家怎么可能放著好好的鐵飯碗過來。
清音笑了笑,“不用招全職,咱們可以找兼職的。”
她上輩子的中醫館可不就是這么運營的雖說培植自己的嫡系力量固然重要,但年輕人要成長起來畢竟需要時間,而成熟的經驗豐富的老醫生卻是短時間內最好的招牌。
“別忘了,中醫還有個特點,就是病人一旦信任了這個醫生,服從度和依從性會非常高,甚至達到醫生去哪兒病人跟到哪兒的程度。”
清音年紀輕輕都有這樣的“號召力”,那些老醫生更不用說。
林莉眼睛一亮,“咱要是能找一些老醫生來,他們就會自帶病人,不僅幫你分擔工作,還能進一步增加衛生室的知名度”
清音點點頭,這就叫自帶流量。
“但問題是,這樣的醫生咱們去哪里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