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很樸實,不追求物質享受,但清音決不能委屈了他們。
沒幾天,薛梅就開始來上班了,她以前雖說是婦產科主任,但更專精于產科,于是清音專門為她開設了一個產科門診,鼓勵廠里的孕婦都來產檢。其實沒有b超啥的,她以為的產檢項目會很簡單,頂多測量一下身高體重血壓心率這些,可她忽略了薛梅是一位技術非常高超的老醫生
“哎喲喂薛主任可真厲害,昨晚來了個徒手轉胎位”
清音一愣,“怎么說”
“昨晚有個年輕小媳婦說肚子痛,要生了,想著咱們廠不是有產科門診嘛,就來試試,結果正趕上薛主任準備下班,一看就說她胎位不正不好生,那小兩口著急壞了,薛主任卻說不著急,讓孕婦躺床上,她光用手
,就把孩子胎位給轉過來,二個小時就順利生下來啦”
清音大喜。她偶爾也會遇到幾個孕產婦,接生啥的也干過,但一般胎位不正的還不敢接,都是送去上級醫院準備手術。
本作者老胡十八提醒您穿成戀愛腦女配小姑姑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這孩子還是在咱們衛生室上生的第一個孩子,小夫妻要請薛主任幫忙取個名字呢”
“這薛主任可真是來對了,今兒一早那家人就來放炮仗送紅雞蛋。”李姐掂著手里的紅雞蛋,“以后咱們這里兒科產科都有了,就差做手術的科室了。”
“做手術咱們也沒這條件啊。”
清音笑了笑,誰說沒條件,以后衛生室可不僅僅是衛生室。
沒幾天,李正國也抽空過來了,他是專門搞呼吸科的,什么感冒咳嗽慢支炎的,對他來說都是小菜一碟。
到了星期天,就連陳陽也來了,他是在全省都有名的中醫內科專家,他來之前,清音就把他即將來坐診的事設計成通知,粘貼在廠門口家屬區和附近的大街小巷,這可是在市中掛號都排不上的專家,現在親自送藥“下鄉”,來的人那叫一個多
陳陽剛進門就被排隊的架勢嚇到,“怎么這么多人”
“大家都是沖著陳主任的名號來的。”
陳陽謙遜的笑笑,“你們衛生室的清音醫生也非常厲害,醫術遠在我之上,后生可畏。”
這幾句話,可真是夠抬舉清音的,她都不好意思了,拿著小本子去跟了一天診,抄了一天方子。別說,陳陽能成為專家也是有其獨到之處的,尤其擅長舌診,清音的舌診只能作為四診的參考因素之一,但他卻能完全憑舌診看病,這在清音接觸過的這么多中醫里,絕對是頭一個
高明到什么程度呢,他只需要看看病人的舌苔和舌質,再加舌下靜脈,就能判斷病人是哪個部位生病,病了多久,甚至中途吃過什么藥都知道
看來,當初在元老爺子那里跌跟頭真的是馬失前蹄。
清音一面學習,一面記錄,對于拿不準的,就等病人離開之后詳細請教。
陳陽也喜歡她的好學和謙虛,幾乎是毫無保留的教授,一天下來,清音的筆記本都記滿了十幾頁,密密麻麻全是心得體會和感悟。
門診結束,她本來還想請陳陽吃頓飯以表感謝的,但他說老伴兒在家里等著,飯以后再吃。
清音甩著寫字寫麻了的手回家,在門口遇到顧安和一個眼生的年輕人站一起說話,“怎么不進屋坐”
那年輕人長得很普通,個子比顧安矮點,留著個小平頭,精神得很。他禮貌地沖清音點個頭,“嫂子好。”
“這是崔小波同志,陳老的新警衛員。”
“你好,小崔是吧,進屋坐吧”
“不了,我就是來幫陳老給安子帶個話,馬上就走。”